电针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和P物质的影响

《针刺研究》 李月梅[1];庄礼兴[2];赖新生[2];江钢辉[1]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神经免疫学机制。方法:将100例PA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选取蝶腭神经节、印堂、迎香、上迎香为主穴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于饭后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次,每日3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其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VIP和SP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对VIP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P〈0.05)。结论: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的方法能显著降低PAR患者升高的鼻神经肽,推测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治疗PAR可能是通过调节鼻神经肽类物质,控制鼻神经源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的。
变应性鼻炎 , 电针 , 血管活性肠肽 , P物质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