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培门冬酶(PEG—Asp)和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与安全性,为ALL患儿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1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血液科收治的分别采用PEG—Asp或L—Asp行强化治疗的ALL患儿(PEG—Asp组和L—Asp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2组患儿除均行含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和泼尼松的强化治疗外,PEG—Asp组给予PEG—Asp2500U/m2,肌内注射,1;K/2周,连用2次;L—Asp组给予L—Asp6000U/m2,静脉注射,隔日1次,共8次。2组患儿均定期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和肝功能,化疗前后行骨髓象检查,记录病情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按照2003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3.0版),将不良反应分为0~4级。结果:PEG—Asp组男20例,女20例,中位年龄6.3岁。L—Asp组男33例,女27例,中位年龄6.7岁。强化治疗前及强化治疗后随访期内骨髓象检查结果显示2组患儿病情均完全缓解。PEG—Asp组完全缓解时间[(13.2±2.0)个月]与L—Asp组[(13.9±1.8)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G—Asp组平均住院时间[(11.5±7.1)d]短于L—Asp组[(18.5±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G—Asp组和L—Asp组皮肤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0.0%和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强化治疗期间,PEG—Asp组和L.Asp组分别有1例和4例患儿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或口唇及喉头水肿或腹泻。2组患儿均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均出现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尿素氮和血糖的升高及低蛋白血症。各级不良反应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sp与PEG—Asp在儿童急性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