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产齐多夫定、去羟肌苷、奈韦拉平联合抗病毒治疗3个月的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毒株的耐药突变

《中华传染病杂志》 李海英[1];李韩平[2];李敬云[2];吴昊[1]
摘要:
目的 研究我国AIDS患者经国产齐多夫定(AZT)、去羟肌苷(ddI)、奈韦拉平(NVP)联合抗病毒治疗3个月时血浆HIV毒株的耐药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124例经国产AZT、ddI、NVP联合抗病毒治疗3个月的AIDS患者的抗凝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RT-PCR扩增HIV pol区蛋白酶基因和部分逆转录酶基因片段,并测序,登录网站分析耐药突变。结果 26例(21%)患者出现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耐药突变。共检测到10个位点发生NNRTI耐药突变:K101E/R、K103N/R、V106A/I、V179D、Y181C、Y188N、G190A/S、P225A、K238E和Y318F/S。发生率最高的突变位点是K103N,为8.1%。11例(8.9%)对台拉韦定(DLV)、依非韦伦(EFV)、NVP均高度耐药;19例(15.3%)对NVP高度耐药;15例(12.1%)对EFV高度耐药;11例(8.9%)对DLV高度耐药。5例(4%)患者出现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耐药突变,共检测到L210E、T215F/Y和K219Q/T三个位点,发生率分别为0.8%、1.6%和1.6%。3例(2.4%)分别出现G73C、184K、147L蛋白酶主要突变。48例(38.7%)出现蛋白酶次要突变:L63P/S/T/A为38.7%,V77I为36.3%,193L为33.0%,A71V/T/G为8.9%,K20*/Q/R为6.5%,D60E为0.8%。耐药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耐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及时检测基因型耐药对尽早发现耐药变异、避免交叉耐药流行和选择恰当的治疗策略有重要意义。在无蛋白酶抑制剂选择压力下,HIV蛋白酶的主要突变及大量次要突变提示,在抗病毒治疗前行基因型耐药检测有重要意义。
HIV ,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高效 , 突变 , 基因型 , 药物耐受性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