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民间对小儿急性“半天”诊治浅谈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龙之荣[1]
摘要:
小儿“半天”是一种常见多发症,多见于 7 岁以下,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一般 7 岁以上者少,有急、慢之分,以抽搐、颤抖、强直、目上视、喉间痰鸣、抽痉,发病来势突然、凶险等为特点。“半天”在传统医中命名有“抽风”、“惊厥”、“惊癫”、“惊风”,侗医名“半天”。吾师彭茂清曰:“儿‘半天’,脏腑发育未健,正气虚,肝木风动,阴阳失调。病来缓慢,缓者必伤脏腑之正,必辩证施治。”治法曰:鸟飞行难捉,宋出火药,后人造枪,以枪捕鸟,鸟闻枪不死必惊,用导火线一小节,于患儿不远处点燃,患儿闻火药则神醒窍开,经气通,脏气和则病愈。再曰:“乌泡尖为鸟头、芒冬草心为鸟尾,五爪金龙为鸟足,加野叶烟三片,米七粒,打烂放入冷水中,再以药于小儿手足腕(踝)处绕七圈,为捆马足,防夹马邪症蹦跑,再于患儿手腕(踝)处上量七阴寸,医者以双手剪住,头阴剪鸟翅,要求医师有神,足蹬地,同时以药水喷患儿头面,连续 3 次,小儿发出尖叫或哭啼声,再以药 3 小勺子喂患儿服下,放入床上休息片刻,即痊愈”。经本人用此药法治疗,数十例,乃神效也,无 1 例出现副作用,无需再用药,为侗族民间救急方法。 举例:例 1、王某某,男,4 岁半,天柱县社学乡金山村民王×...
“半天” , 诊治 , 侗医药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