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巯丙磺钠注射液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致药疹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陈倩倩[1];李颖[2];罗欢[2];申楚翘[2];汪永忠[2]
摘要:
目的:探讨二巯丙磺钠注射液驱铜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致药疹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5年6月-12月接受二巯丙磺钠注射液排铜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不良反应监测,收集相关信息,使用Microsoft Excel录入以及管理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00例患者纳入研究,6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为药疹,发生率为11.5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致药疹发生的4个因素,包括药物过敏史(OR=4.518;95%CI,1.150-15.037,P=0.030),红细胞值(OR=1.422;95%CI,3.283-12.465,P=0.049),血清肌酐值(OR=1.485;95%CI,1.093-4.372,P=0.034),出现药疹时药物的使用疗程(OR=0.420;95%CI,0.018-10.066,P=0.034)。结论:药物过敏史、红细胞值偏低、血清肌酐值偏高、出现药疹时药物使用的第1和第2疗程对二巯丙磺钠注射液致药疹的发生有显著意义,临床药师可针对具有上述因素的患者加强药学监护,安全、有效使用二巯丙磺钠注射液。
肝豆状核变性 , 二巯丙磺钠注射液 , 药物不良反应 , Logistic回归 , 影响因素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

  • 二巯丙磺酸钠超说明书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评价二巯丙磺酸钠注射液(DMPS)超说明书剂量治疗肝豆状核变性(WD)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2014-2016年期间某院接受DMPS超说明书剂量(〉5 mg·kg(-1)·d(-1))治疗的WD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
  • 二巯丙磺钠与二巯丁二酸或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比较

    目的 :比较二巯丙磺钠与二巯丁二酸或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HLD)的疗效。方法 :130例HLD病人随机分 3组。A组 50例 (男性 2 8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19±s 5a)用二巯丙磺钠 1g ,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