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医学一般认为乙肝发黄的病因病机乃湿热瘀毒侵袭肝胆,枢机不利,疏泄失司,胆汁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其病机关键是湿。故利小便、去除壅积之湿热是其主要的治法。然而验之临床,部分慢性肝炎黄疸患者用上法未见有效。
《景岳全书》指出:"黄疸一证,古人多言为湿热……,而不知黄之大要有四:曰阳黄,曰阴黄,曰表邪发黄,曰胆黄也……。岂果皆如C021曲,悉可谓之湿热耶? 弗足凭也。""阴黄证多由内伤不足,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清利,但宜调补心脾肾之虚以培血气,血气复则黄必尽退。"可知黄疸非独湿热而为,内伤不足、脏腑功能紊乱亦可导致黄疸。慢性肝炎患者肝炎反复活动,经久不愈;或起居失宜,劳倦过度;或失治误治,损伤正气;或湿热久羁,伤津耗液,肝阴不足;湿困日久,脾阳受损;由脾及肾而脾肾阳虚。故当随证施治,不可胶着于湿热。
例1、王某,女性,58岁,1999年12月3日初诊。有血吸虫病史。4年前发现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近1年多来因腹胀,食欲减退,常在某中医处服中药,所用多为清热解毒、疏肝理气之品。近半年来腹胀益甚,嗳气痞满,不能平卧,大便溏薄。3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并见有黄疸,故来就医。入院时身黄色暗,腹部胀大,不能平卧,头晕乏力,口渴欲饮又不敢饮,纳谷减少,便溏日2~3次。诊见患者巩膜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腹部膨隆,腹壁静脉隐见,腹无压痛,腹水征阳性。肝下缘在剑突下约6cm,圆钝,无明显结节,质中等,舌质红,舌干无苔。B超示腹腔中有大量积液。实验室检查ALT71IU/L, AST91IU/L,总胆红素57.0μmol/L,直接胆红素23μmol/L。治以参苓白术散合一贯煎、三金汤加减,药用太子参15g、茯苓15g、白术30g、山药30g、白茅根15g、芡实15g、生地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