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以电子病历数据库为依托,观察乳磨牙牙髓切断术后预后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中,利用科研疾病数据库,检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间于儿童口腔科进行三氧化物聚合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乳磨牙牙髓切断术治疗的8岁及以下患儿,选择无全身系统性疾病且规律随访时间超过1.5年、病历记录完整、在治疗前后均有影像学检查记录(X线片)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病历信息和X线资料。根据术后临床及X线表现,将所有乳磨牙预后归为N、H、P_0、P_X、P_Y5类,预后P_0、P_X、P_Y定义为失败。以患牙为单位,绘制生存曲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牙预后的因素。结果:共纳入115名患儿,初诊年龄为2.6~8.2岁,平均(4.5±1.1)岁,共211颗乳磨牙,平均随访时间为(880±154)d。截止至2017年9月,术后有49颗乳磨牙治疗失败,其中43颗乳磨牙表现有影像学异常,如根尖周和(或)根分歧下病变、根管钙化、牙根内外吸收等,6颗乳磨牙早失,只有14颗患牙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牙龈红肿、溢脓或者病理性松动。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发现,牙髓切断术后的0.5年生存率为100%,1年时为98.5%,1.5年时为92.9%,2年时为90.5%,2.5年时为73.8%。通过Cox回归分析发现,患儿接受治疗时年龄越小患牙治疗后失败风险越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氯酸钠溶液结合生理盐水冲洗和是否预成冠修复均对患牙术后失败风险有影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遵从目前所使用的诊疗常规,以MTA为盖髓剂的乳磨牙牙髓切断术2年生存率为90.5%,术后失败风险与患儿初诊年龄显著相关,初诊时年龄越大,治疗后失败风险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