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光照条件下华北山地4个混交树种幼苗幼树的形态响应和可塑性

《林业科学》 冯晓燕[1];刘宁[1];郭晋平[1];张芸香[1]
摘要:
在华北山地次生林中,白桦和华北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和白杆以及油松和白桦混交林是重要的森林类型,这几种混交林的林下更新是林冠干扰后维持混交状态长期存在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揭示混交林的发育和演替规律,本研究以白桦、油松、华北落叶松和白杆1年生幼苗和4年生幼树为材料,在大田环境控制试验条件下,以自然光为基础设置3种透光率(分别为全光照的100%,18.7%和7.2%),进行为期1个生长季的观测及形态指标和存活率的测定,探讨这4个树种在幼苗和幼树2个发育阶段对遮荫的响应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遮光处理后,白桦和油松1年生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分配和存活率未受影响,白桦4年生幼树茎生物量积累、冠根比和存活率下降;油松幼树叶生物量和冠根比增大,存活率无变化;遮光导致华北落叶松和白杆幼苗存活率升高,华北落叶松幼苗茎生物量积累和白杆幼苗的地下生物量分配增加,而华北落叶松和白杆幼树的根及总生物量积累随光强减弱而增大,其他形态和存活率指标未变化;在7.2%的相对透光率下,4个树种幼苗的存活率与茎生物量显著负相关,幼树的存活率与生物量分配显著相关;在幼苗阶段,白桦和油松的形态可塑性小于华北落叶松和白杆,但此趋势在幼树阶段逆转。这4个树种在幼苗、幼树2个发育阶段的形态和存活率上表现出对遮光的不同响应以及形态可塑性差异的结果说明:树木的光适应机制不仅与树种相关,也会随着树木的发育而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形态响应;其次,华北落叶松在幼苗阶段的形态响应与阳性树种白桦和油松相近,但存活率响应和形态可塑性与阴性树种白杆相近,在幼树阶段的存活率和形态光响应模式则与白杆趋同,说明华北落叶松发育早期的耐荫特性应该是华北�
白桦 , 油松 , 华北落叶松 , 白杄 , 发育阶段 , 光响应 , 形态可塑性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