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0年6月18日14:20时在35°00′N、121°00′E海域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采集了大量的沙氏下麟鱼天然受精卵,将受精卵置于新鲜的海水中进行人工孵化,7月1日8时仔鱼开始孵出,0.5h后收集大约500尾初孵仔鱼条进行饥饿试验。在培养水温为24.2~24.8℃条件下,沙氏下触鱼仔鱼孵化后1h就建立起巡游模式,4h就具有非常高的初次摄食率和摄食强度,仔鱼的混合营养期为2d,具有初次摄食能力的时间为3d,饥饿不可逆转点发生在孵化后大约3.5d,不可逆点(PNR)期仔鱼没有出现胸角这一形态学特征。沙氏下麟鱼仔鱼这么短的时间建立巡游模式,对仔鱼在混合营养期这一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地建立起外源性摄食关系,在时间上取得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对种群的繁衍策略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说明在仔鱼的初次摄食阶段,自然海区中适合于仔鱼摄食的饵料生物的种类、分布与数量对其早期的成活是至关重要的。PNR期仔鱼是否具有胸角以及胸角是否为仔鱼的饥饿体征因种而异,在渔业资源生态调查的仔鱼样品的鉴别工作中,应用仔鱼的胸角鉴别健康仔鱼和饥饿仔鱼时应因种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