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混合繁殖策略的草本植物异果舞花姜的居群遗传结构

《植物生态学报》 周会平[1,3];陈进[1];张寿洲[2]
摘要:
居群遗传结构的形成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繁殖方式可能对居群内遗传变异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距离隔离也是居群间变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异果舞花姜(Globba racemosa)具有混合繁殖策略(以种子进行有性繁殖和以珠芽进行无性克隆繁殖)。调查分布于云南的7个异果舞花姜居群间有性与无性克隆繁殖的差异。采用ISSR标记研究各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与克隆多样性,探讨繁殖方式和距离隔离对居群遗传结构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异果舞花姜各个居群存在一定的繁殖差异。ISSR结果显示,该种在种水平上呈现较高水平的遗传变异(PPB=71.19%),大部分的变异来自于居群间(GST=0.5907)。同时,异果舞花姜具有较高水平克隆多样性(G/N=0.88)。遗传多样性和克隆多样性与繁殖水平的变异间相关性不明显,说明繁殖方式不是居群遗传结构形成的必要和决定性的因素。居群间的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显著相关(r=0.68,p〈0.05),表明距离隔离是居群间遗传变异形成的重要原因。其它因素(如少量新有性个体的补充、细胞突变、奠基效应等)也对异果舞花姜居群遗传结构的形成和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
异果舞花姜 , 有性繁殖 , 克隆繁殖ISSR , 遗传多样性 , 克隆多样性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