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土壤抗冲性能

《水土保持学报》 范川[1];李贤伟[1];张健[1];李凤汀[1];龙家黎[1]
摘要:
以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低效柏木林改造8年后的5种模式(麻栎+杂交竹模式(LZ)、纯杂交竹模式(CZ)、柏木+桤木+杂交竹模式(BZQ)、柏木+麻栎模式(BL)、柏木+杂交竹模式(BZ))作为研究对象,柏木纯林(CB)作为对照,对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的土壤抗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除LZ外,林分改造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抗冲性能,其大小顺序为BZQ〉BZ〉CZ〉BL〉CB〉LZ。方差分析显示,BL和CZ以及CZ与BZ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模式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表明在纯柏木林分中间植其他树种能有效提高林分土壤抗冲性,改造效果以BZQ最优。(2)林分改造显著增加了林分物种多样性,且表现出灌木层〉草本层的趋势。灌、草层各物种多样性指数以BZQ相对较高,CZ和LZ相对较低,灌木层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抗冲性指标之间均未达到显著相关(p〉0.05),草本层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抗冲性指标之间均呈显著(p〈0.05)甚至极显著(p〈0.01)相关。(3)林分改造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酶活性。不同模式同一土层表现出BZQ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最大,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CB各微生物数量最少,酶活性最低。不同模式同一土层以及同一模式不同土层间的微生物数量、酶活性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抗冲性能与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和放线菌数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细菌数量和总微生物数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4)柏木低效林改造模式中0-10cm土层的细根生物量依次为CZ〉BZQ〉BZ〉CB〉BL〉LZ,与土壤抗冲性顺序不同,可能是由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所致。
柏木 , 低效林 , 改造模式 , 土壤抗冲性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