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新近纪地层及古地理特征

《地质学报》 郝诒纯[1];关绍曾[2];叶留生[3];黄有元[3];周永昌[3];关世桥[4]
摘要:
浙新世末,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汇聚碰撞的"远程效应"结束了塔里木盆地与古地中海连通的历史,进入了陆盆发展阶段.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接受了新近纪(晚第三纪)以河流-湖泊相为主的巨厚陆相沉积.上第三系可划分为一群四组,由下而上为中新统乌恰群(N1wq),包括克孜洛依组(N1k)、安居安组(N1a)和帕卡布拉克组(N1p),以及上新统阿图什组(N2a).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夹蒸发岩,变化大,最大厚度达6050m.文中特别对克孜洛依组的时代归属进行论述,根据其所含生物群的面貌,确定其时代为中新世早期.依据野外观察和沉积物特征的分析,在盆地中对比了乌恰群各组的地层,并对中新世各组沉积时期和上新世的沉积相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绘制出中新世不同沉积时期的古地理图.
塔里木盆地 , 新近纪 , 晚第三纪 , 地层 , 沉积环境 , 生物群 , 时代归属 , 古地理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