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九八九年四月初,两个到南宁贩卖葡萄干的维吾尔族商贩,拿一小布袋碎银(重约八两)到首饰加工店交换银链,这些碎银外表都有一层由泥与锈胶结成的坚硬包浆。据该商贩说,这些碎银是在新疆老家建房时挖到的。当首饰加工店的店主收后用酸浸洗这些碎银时,却惊奇地发现有的碎银上有文字:“湖南官局”、“壹钱”;“光绪银钱”、“伍分”几字。店主略有钱币知识,便把这些银币保留下来,不予熔化。 南宁等地的钱币爱好者知道这个消息后,纷纷到首饰加工店换购这些银币。于是,这些银币便在钱币界中流传开了。 笔者曾到首饰加工店了解有关情况,据店主说,这批银币共有“湖南官局·壹钱”币六十多枚,“光绪银钱·伍分”币十几枚,银纽扣五、六枚。笔者见到的“湖南官局·壹钱”银币为规整的圆形,成色不一,大小厚薄不统一,重量相差悬殊,最轻的为一点五克,最重的三点二克(见附表),可以说没有两枚是相同的。从形制上分析,这些银币是用厚薄不均匀的银片同模冲压而成,它们的形状与新疆常见的“天罡”银币相比,非常雷同。币正面为两列竖排“湖南官局”四字;背面:“壹钱”两字、外围一层珠圈。多数银币的图文偏向一边,币体半边厚半边薄,这是模大坯小所致。 “光绪银钱·伍分”币如铜钱,中心有一小正方孔形,但未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