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典型草原禾本科植硅体形态

《古生物学报》 黄翡 [1];Kealhofer Lisa [2];黄凤宝 [1]
摘要:
运用地层中植硅体组合解释过去草原植被及气候变化的关键之一,是要了解研究区现代植硅体形态及表土植硅体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关系.文中研究内蒙古典型草原禾本科植物根、茎、叶、芒以及种子等不同部位的植硅体,对其中的12种主要禾本科植物叶表皮短细胞硅酸体进行分类及统计.研究表明:内蒙古典型草原禾本科叶表皮短细胞硅酸体可分为8种特殊形态类型.C3植物早熟禾亚科的叶表皮短细胞硅酸体形态多样.几乎所有早熟禾亚科都能产生圆型硅酸体,以贝加尔针茅(85.5%)、大针茅(89.7%)、克氏针茅(90%)以及芨芨草(96.6%)中的圆型硅酸体含量最丰富.针茅哑铃型主要见于针茅植物叶表皮短细胞中,克氏针茅的针茅哑铃型含量相对较高.羊草中未见针茅哑铃型硅酸体.NFEA8草、披缄草叶表皮短细胞硅酸体以齿型为主,分别含87.3%和57.2%,齿型在硬质早熟禾中也占一定比例.沙生冰草中的脊圆型占优势,含74.4%.C3植物早熟禾亚科的叶表皮短细胞产生的截锥型硅酸体含量较少.C4植物虎尾草亚科中的糙隐子草叶表皮短细胞硅酸体以黍哑铃型、简单哑铃型、鞍型为主;黍亚科狗尾草则以黍哑铃型占优势(82.9%).
内蒙古 , 植硅体形态 , 草原植被 , 气候 , 禾本科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