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病抉疑

《江西中医药》 沈孝波[1];张甦颖(指导)[1]
摘要:
后世论痉病者,多从邪阻经络,筋脉失养立论,然对其机理之探讨却不甚详备,故有必要溯本求源从经典入手,重新加以辨析.
痉病 , 病因病机 , 燥 , 湿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

  • 应用《金匮要略》栝蒌桂枝汤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对痉病病因病位病机的思考

    深入学习《金匮要略》栝蒌桂枝汤,并且应用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得知古人所说的柔痉,符合现代医学所说的小儿热性惊厥。研读教科书《金匮要略理论与实践》,发现在痉病的病机上有值得思考、商榷的地方。"肺移热于肾"才是本病的真正病机。
  • 湿热病痉厥证辨析

    古今医家对痉厥的概念,有不同或同中有异的理解,自清代叶桂、薛雪始,方有痉厥的病名。湿热病痉厥证发病迅速,病情较为严重,多伴有阴液耗伤,且多有预后不良。治疗以驱邪与扶正并重,并重视顾护阴液。但其具体证型的治疗还需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本文...
  • 基于古代文献论“燥”与痉病的相关性

    采用《中华医典》收集所有古籍中"痉病"相关条文,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后,将条文来源按出处朝代分类,展现历代医家对痉病病机的认识,并探讨"燥"与痉病发病的相关性。本研究基于文本数据挖掘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