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郁证学说源流探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畅洪昇[1];段晓华[1];梁吉春[1];王庆国[1]
摘要:
中医学郁证学说发展经历了理论源起、辨治雏形、认识深入、学说形成、体系完善5个不同阶段。《黄帝内经》的五郁论和情志致郁论述,张仲景的郁证辨证论治体系开创了郁证学说研究的先河。陈无铎等郁证七情病因理论,使郁证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入。金元时期,刘完素怫热郁结论、张子和肝脾郁结论、李东垣气虚致郁论、丹溪学派六郁论、王履五郁治法新论的提出促进了郁证学说的形成。明清医家倡导百病兼郁论,完善五郁、六郁辨证治疗体系,重视情志致郁的发病原因和培元舒郁的治郁法则,真正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学说。纵观历代对郁证的认识,中医学的郁证学说包括了七情、病邪、药物等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出现的一系列郁滞状态,涉及到脏腑功能、气血津液等诸多因素,其研究内容包括脏气郁、病气郁、客气郁、情志郁、药郁等,其中包含的辨证论治思想可以用于指导我们认识和治疗各种疾病。今后郁证学说发展的方向应该是,第一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将郁证学说与现代精神医学理论结合,完善中医情志郁的辨证治疗;第二从传统文献研究角度,系统梳理并明确虚、郁之间的确切关系和辨证论治方法。
郁证学说 , 源流 , 发展方向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