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螫伤相关过敏反应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华西医学》 姚蓉[1];倪芬[2];胡海[1];杜敏[1];许树云[1];曹钰[1]
摘要:
目的了解四川部分地区蜂螫伤相关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诊治现状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内不同地区9家医院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到急诊科就诊的387例蜂螫伤患者资料,采集资料包括患者一般信息、就诊时病情、就诊后接受治疗情况及至离院后1个月内的随访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蜂螫伤后过敏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发生过敏反应对患者死亡的影响。结果387例蜂螫伤患者中,41例(10.6%)出现过敏反应,过敏患者的年龄高于未过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患者蜂螫伤后发生过敏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83,95%CI(0.967,O.999),P=0.042]。41例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就诊后均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其中16例患者联用抗组胺类药物,无患者使用。肾上腺素。16例发生全身性过敏反应的患者中,12例患者24h内静脉补液量〈1000mL。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病死率(9.8%)高于未过敏者(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蜂螫伤过敏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过敏患者。年龄是蜂螫伤后发生过敏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蜂螫伤相关严重过敏反应的救治尚有待进一步规范。
蜂螫伤 , 过敏反应 , 流行病学 , 危险因素 , 预后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