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一例白喉疑似病例的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刘美真[1];张伟铮[3];疏俊[2];陈经雕[1];管大伟[1];傅传喜[4];杨波[5];柯碧霞[1];柯昌文[1]
摘要:
目的对广东省发现的1例疑似白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以明确诊断。方法2010年7月6日,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某医院在1例鼻咽癌患者的鼻腔分泌物中检出白喉棒状杆菌。对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3份)和患者鼻腔分泌物标本(1份),采用血平板和吕氏斜面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对阳性菌株进行细菌涂片染色鉴定;应用梅里埃APICoryne棒状杆菌生化鉴定昔进行生化鉴定;应用PCR方法测定白喉棒状杆菌B棒状杆菌噬菌体tox基因;应用气相色谱法进行脂肪酸分析;采用白喉棒状杆菌(重型,编号:CMCC38009)作为阳性对照。结果患者近1个多月无外出史及来访史,否认疫苗接种史。对患者的家人及5名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未发现有类似症状的病例。从患者鼻腔分泌物中分离到1株白喉棒状杆菌,革兰染色阳性,形态多样化,经吕氏斜面培养后进行革兰染色和奈瑟染色,菌体一端或两端见特征性的异染颗粒,APICoryne生化鉴定提示99.4%是缓和白喉棒状杆菌。用气相色谱法进行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为白喉棒状杆菌。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咽拭子均未分离到白喉棒状杆菌。PCR检测白喉棒状杆菌β棒状杆菌噬菌体tox基因,结果为阴性。结论此次分离到的白喉棒状杆菌菌株不带有毒素生物结构基因,为非毒源菌株,该病例为无毒白喉棒状杆菌健康带菌者。
棒杆菌 , 白喉 , 流行病学方法 ,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