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评话 第46章 厥阴吐利有寒热,病证属实非为虚——厥阴病吐利的辨证论治(三)

《中医学报》 梁华龙[1]
摘要:
1阳明病、少阴病和厥阴病呕吐症虽然均用吴茱萸汤,但其内涵不尽相同。阳明胃寒呕吐用吴茱萸汤是直指病灶,切中病机。而少阴病吐利、烦躁、厥逆以及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也使用吴茱萸汤,则是针对第二病机,是急则治其标的措施,其本在于少阴或者厥阴的寒盛,须在症状解除之际,从少阴心肾或者厥阴肝着手治疗,才能使疾病痊愈。2厥阴病寒热转化中从寒利转向热利过程中的脉数、口渴与单纯寒利的寒邪渐去、阳气恢复的微热、面赤不能等同视之,前者是由寒向热的转化,后者则是寒去阳复的佳兆;虽然都有自愈的可能,但前者若不自愈则会发展成为热利,甚或便下脓血,而后者的结果则是自愈。3"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燥屎内结是标,厥阴热盛是本,厥阴热极,耗灼津液,使燥实内结,不能因有燥屎,就认为病在阳明,更不能因使用小承气汤就将其归结为阳明病。大凡体内有热,不管是在何经何脏何腑,只要热盛伤津,导致燥屎内结,都会结滞在肠道,以承气汤治疗,既能够泻下燥屎以治标,更能够清热以治本。
吴茱萸汤 , 厥阴病 , 呕吐 , 下利 , 承气汤 , 张仲景 , 伤寒论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

  • 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

    吴茱萸汤来源于张仲景《伤寒论》辨阳明脉证并治245条,由吴茱萸、人参(党参)、生姜、大枣组成。吴茱萸味苦辛性太热、归肝、脾胃经,有温中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为本方的主药,生姜温胃散寒止呕逆,人参、大枣补脾益胃和中。本方具有温胃散寒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