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刘瑞芬[1];杨晓娜[2];李伯勤[3]
摘要:
探讨了盆腔炎颗粒对血瘀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免疫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IL-2)浓度的变化.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浓度较治疗前降低、IL-2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采用混合细菌造模法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测定大鼠血清TNF、IL-2的浓度,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变化.实验研究显示,治疗组大鼠血清TNF、IL-2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下观察大鼠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变化,治疗组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溶酶体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治疗组大鼠子宫内膜腔面微绒毛较对照组密集,且形态规则.结果表明,血瘀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盆腔炎颗粒可有效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及细胞功能的恢复.
盆腔炎颗粒 , 慢性盆腔炎 , 免疫学 , 超微结构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