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恶性潜能多房性囊性肾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类成勇[1];王蔚[2];张伟[2];彭大云[2]
摘要: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潜能多房性囊性肾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其他囊性肾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方法:收集21例低度恶性潜能多房性囊性肾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其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22-61岁,平均43岁。13例常规体检发现,其余8例因腰部不适或血尿入院。大体检查:肿瘤直径1.5-4.2cm,界限清楚。切面呈多房囊性或蜂窝状,囊内含清亮浆液性或凝胶状液体。显微镜下囊壁衬覆单层胞浆透亮的肿瘤细胞,细胞核小,未见核仁,WHO/ISUP核分级1级17例,2级4例;衬覆细胞偶可见呈多层,或形成囊内小乳头。囊壁由薄层纤维组织构成,3例伴钙化。囊壁间可见呈簇或小巢状分布的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PAX8和CAⅨ呈强阳性,CK、CK7、上皮膜抗原(EMA)和波形蛋白(Vimentin)部分阳性,而CD10阳性仅3例。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4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9例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7-216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低度恶性潜能多房性囊性肾肿瘤是2016版WHO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新更名的一个肾肿瘤,其WHO/ISUP核分级低、低TNM临床分期,预后极好,诊断时需严格把握标准。临床上需依据肿瘤部位、大小以及有无突破肾包膜等决定手术方式。
低度恶性潜能 , 肾肿瘤 , 病理 , 诊断 , 预后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

  • 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透明细胞肾肿瘤17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目的探讨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透明细胞肾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可进行系统性评估及生存随访的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透明细胞肾肿瘤,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
  • 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的MRI表现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学证实的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5例均为单发,3例呈类圆形,2例呈分叶状。肿瘤边界均较清晰,最大直径约15-54mm。MR...
  • 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诊治进展

    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又称低度恶性潜能肿瘤(low malignant potential ovarian tumor,LMP),其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组织学具有核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