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骨嗜酸性肉芽肿18例临床分析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余问桥[1];郑光勇[2];梁新华[3]
摘要:
目的:分析颌面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及X线特点。方法:对18例颌面部骨嗜酸性肉芽肿资料,分别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X线表现、误诊情况、治疗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颌面部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男11例,女7例;平均发病年龄16.62岁,平均病程5.5个月;11例为单发,7例为多发,共计29个部位,其中累计下颌骨21处(72.8%),上颌骨4处(13.8%),颅骨3处(10.3%),颧骨1处。主要临床表现为牙齿松动,牙龈肿胀、溃烂、疼痛、面部肿胀伴压痛。X线表现为颌骨中央不规则、溶解样破坏,破坏区呈地图状、网状、虫蚀样改变,骨破坏边缘不清晰。易误诊为骨肉瘤(3例),牙源性粘液瘤(2例),恶性淋巴瘤(1例),浆细胞骨髓瘤(1例),低分化癌(1例),其他恶性肿瘤(4例)。治疗方法6例采取单纯手术,7例采取手术+放疗,3例采取手术+化疗。1例采取手术+放疗+化疗。平均随访5年,14例无复发。结论:该病变特点显著,应正确诊断和治疗。
骨嗜酸性肉芽肿 , 颌面部 , 误诊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

  •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特征。结果:15例中,单发者14例,多发者1例。单发者其中颅骨3例,髋臼2例,脊柱3例,肋骨1例,四肢长骨5例。主要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