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治疗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马玉奎[1];赵纪春[1];黄斌[1];胡志[1]
摘要: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3月诊治的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43例,男15例,女28例,年龄26~77岁〔(58.88±13.90)岁〕,患肢52条。分别采用手术取栓、介入溶栓及保守治疗。随访时间1~39个月。对年龄、性别、上下肢、血栓是否位于肘关节或膝关节的远端、缺血时间、急性缺血分级、吸烟史、有无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合并症、是否手术治疗以及是否有术后并发症、肢体动脉栓塞史等可能对疗效有影响的因素,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患肢栓子的来源有:心源性39条(75.0%),血管源性7条(13.5%),医源性1条(1.9%),5条原因不明(9.6%)。急性缺血分级:Ⅰ级0条、Ⅱa级16条、Ⅱb级29条、Ⅲ级7条。患肢缺血时间3h~2周,其中缺血时间≤12h的患肢15条,〉12h者37条。手术治疗38条,介入溶栓治疗2条,保守治疗12条。手术后并发症有:骨筋膜室综合征、呼吸功能衰竭、碱中毒、急性肾功能障碍等。住院期间2例死于脑梗塞;出院后3个月1例死于心功能衰竭。38例45条(86.5%)患肢获得随访:痊愈13条(28.9%)、良好15条(33.3%)、一般8条(17.8%)、差9条(20.0%);截肢8条(17.8%),其中膝关节以上截肢4条(8.9%)。肢体缺血时间的25%、50%及75%百分位数分别为11.5、36.0及83.0h;缺血时间超过12h的患肢32条(71.1%),其中8条(25.0%)接受了截肢;缺血时间超过12h但急性缺血分级低于Ⅲ级的患肢29条(64.4%),其中18条(62.1%)的疗效为良好及以上,7条(24.1%)接受截肢。对治疗结果有影响的因素为缺血时间、急性缺血分级和吸烟史(P〈0.05)。结论急性肢体动脉栓塞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可选择介入溶栓以及保守治疗来改善患肢血液循环,同时针对病因治疗。缺血时间、急性缺血分级和吸烟史对预后�
急性动脉栓塞 , 肢体 , 治疗 , 预后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