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46例临床分析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徐丹[1];李路[1];袁凤易[1]
摘要: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因服用ATD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粒细胞缺乏症多数发生在服药后2~8周。他巴唑(MMI)组的发病时间及粒细胞值较丙基硫氧嘧啶(PTU)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病例有咽痛、发热等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停用ATD,选择性使用升白细胞药、糖皮质激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症状均好转。结论:对服用ATD者均应常规监测外周血白细胞,尤其在开始治疗的前2个月,以便尽早发现,及时治疗。重症病例应加用G-CSF。
抗甲状腺药物 , 粒细胞缺乏症 , 病因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