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状窦、镰旁巨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姜明春[1];刘锋[2];吕世刚[2];宋书欣[2];朱健明[2];沈晓黎[2];祝新根[2];程祖珏[2]
摘要: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镰旁巨大脑膜瘤的术前设计及术中处理上吻合静脉、上矢状窦的方法,提高矢状窦、镰旁巨大脑膜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5例矢状窦、镰旁巨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并设计较详细的手术方案,行显微手术全切或次全切除术,术中对受累的上吻合静脉、上矢状窦、硬脑膜及颅骨做相应的处理。结果35例患者中肿瘤切除达到SimpsonI级21例。SimpsonⅡ级12例,SimpsonIII级2例。术后遗留颅骨缺损5例;单侧肢体瘫痪(肌力I~Ⅳ级)5例,双下肢瘫痪(肌力I~Ⅱ级)1例,经高压氧、针灸理疗等综合治疗1~6个月后均恢复正常。随访6~24个月,SimpsonⅢ级切除者2例复发。结论通过术前充分的MRI、MRA、DSA、CTA等影像学评估及设计较详细的手术方案,术中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有效地控制出血、妥善处理好上矢状窦及受累的上吻合静脉、避免正常脑组织医源性损伤、尽可能全切或次全切除肿瘤,是提高矢状窦、镰旁巨大脑膜瘤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脑膜瘤 , 上矢状窦 , 大脑镰 ,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