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研究生三年的博导告诉你:要Push,一起走弯路,然后共同进步

全球生物医药导师研讨会


本文转自科学网孟佳博客

原题《带研究生三年的几点体会》

恍惚间,从2013年开始带研究生到今天已经三年了。三年,对博士生的培养来说其实不算长,甚至还不够一个周期。对于我来说,培养的博士到今天还没有毕业,也没有发出顶级的科研论文,这三年其实远远谈不上成功。不过整体而言,各方面的进展还算满意,简单总结一下这三年的几点体会。 



1还是要Push学生



过去,我不愿意刻意催学生做科研,原因有二。一方面,我这人信奉自由主义,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愿意堕落的人可以自由堕落,我力量有限,只能帮助那些愿意跟我一起做事的人。另一方面,我觉得科研本身并不一定是一条很好的道路。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我这一辈子见到的被科研毁掉的人比被毒品和酒精毁掉的人还要多。”估计大家也都能轻而易举地举出几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被科研毁掉生活的例子,即便是我也能够感受到没周末没假期甚至没有下班的科研工作对生活的负面影响。看看身边那些科研平平的师兄弟们,离开科研之后,他们的生活其实大多不赖。科研的日子如此苦逼,实在没有理由逼着学生们走这条路。于是也有了之前的博文《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三年之后的今天,我开始觉得对学生还是应该严格一点。一方面,认真工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带来不错的结果;另一方面,被科研毁掉的人其实都有一些性格缺陷,对这些人而言,观念上的引导比让他们少做科研重要的多。而且,能够做到“被科研毁掉"的人在非顶级的科研机构其实还是很少的——恰恰相反,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要求他们多做一些还是有好处的。最近半年,我开始对学生有比较明确的要求,有时也会要求学生做一些可能比较费劲的工作。目前来看,效果不错。


当然了,整体上看,我还是一个比较散漫要求较低的人,离所谓的push应该还是很远。我的学生们还是需要相当程度的自觉性。



2学生有能力自主解决问题,某些失败是可以接受的,可以允许学生们自己设计方案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前三年对自己的要求是保证课题成功。我对最初的几个项目都做过非常全面的考虑,不仅是给出明确的方法,甚至连最终论文里的关键图都考虑到了。对应的,在最开始的几个项目中,学生更多只是作为我的双手来实现我的设计,在做项目时并没有多少自由发挥智力的空间。这样做的好处是,项目进展非常快,几乎不会走岔路,论文很快完成。但是,这么做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训练,遇到新问题时可能会不知所措。即使有论文发表,学生依然无法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的能力毕竟是博士训练中最重要的部分,相比之下,执行能力其实并不是关键。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和博士讨论问题时开始改变策略,尝试着不再单纯把方案交给博士生去执行,而是尽可能通过背景知识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方向。很多时候,学生的表现非常不错。有时我也搞不清问题具体应该如何解决,于是简单地提供给学生们一些可能的思路,学生反而能给我很多惊喜;还有时,先前设计的方案彻底失败,需要从头再来。这通常并不致命,稍加改动就可以绕过。


学生成长需要的是提纲挈领式的方向性引导,而非具体答案。失败是可以接受的,也完全可以允许学生推翻导师的设计、根据他们自己的观点来做科研。而且,在这样一个培养策略下,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导师的工作量其实也减小了不少。很多时候,导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起走走弯路,然后共同进步。



3我个人不再独立的做一个完整的项目,而是充当军师和救兵的角色



老师们要不要亲自动手做实验?这个问题被讨论过很多次,各位的答案也比较一致:老师们还是坚持自己动手做实验比较好。不过我今天讨论的是另一个问题:老师还应不应该有一个需要全部自己动手做的课题?


在成为青年教师之初,没有学生或者学生很少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有需要自己动手完成的项目,我也不例外。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复杂、要求很高的项目,普通的博士生很难做好,这类项目由成熟的科研工作者(青椒本人)来做也是合理的。领域内有不少非常漂亮的工作就是教授(甚至是牛校大教授)本人自己做的,于是我也给自己预留了两个系统性较强或技术手段较为复杂的项目,可惜这两个项目后来都转给了学生们。不知道别的老师们如何,至少我自己已经没有精力再完整的做比较大的工作了。


虽然不再具体的做一个完整的项目,但这并不代表我远离具体的科研工作。恰恰相反,现在我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核心问题、整体方案和新的技术,不用再纠缠于难度较低的常规工作。所谓“舍得”,舍掉需要自己动手的“自己的项目”,才能得到“在别人的关键疑难问题上动手”的机会。我现在对自己的定位是军师和救兵,攻城略地则由学生们上,我只需要负责两点:1. 确定大方向,2.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去救火想办法,甚至亲自攻关修改代码。



4对自己要有信心,工作可以做的更耐心一些,争取发点好东西



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我对自己的“idea”并没有多少信心,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期待着“快速”通过论文的发表证明自己,拼凑数量来给自己壮胆,并没有关注质量。同时,由于信心的不足,不敢对结果有过高期待,不敢在一个项目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做项目以短平快为导向,力求尽快发表哪怕是阶段性的成果,自然也就没有高质量的工作完成。


通过两年多的试水,前期的几个idea都work了,很短时间内制造出来的paper都能够被入门级别的SCI杂志收录。这些在极低投入下取得的入门级成果证明了我的专业素养作为一个三流高校的独立博导是合格的。


最近一段时间我开始调整策略、认真的准备几个工作,不设时间上的限制,而是切实要求学生把工作的各个细节做完善做扎实。希望接下来三年内能在小领域内中级影响力的刊物上(Bioinformatics,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和 NAR)有所突破,做点“有质量的科研”。

总的来说,带三年研究生,我自己也成长了不少。写了这么多,觉得自己悟性其实不太够。上面这4条体会,估计有很多别人一想就可以明白的东西,我却需要从头摸索三年。特别是对于“努力就有回报”这样基本的事实,我居然长期抱有最深的怀疑。不过,目前来看,过去三年还没有和学生发生过正面冲突,学生们应该都可以按期毕业,我的基金应该可以安全交账。一切还算顺利,感谢学生们的理解和努力。




全球生命科学导师研讨群欢迎您加入(几千人导师系列研讨群)期待更多国际顶级大牛加入全球导师研讨群


建立此系列研讨群目的是为了让全球范围内的导师们,能够在同一个平台内,研讨各相关科研方向的问题, 打破时空的阻隔,你在地球一端讲,我在地球这边听,还可以随时多人参与交流,虽然天各一方,但是感觉就是在一起的!


目前导师研讨群的国际大牛越来越多,已经有全球几千位导师在此微信群里面研讨交流(目前的导师来源有如下单位:牛津大学,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爱丁堡大学,波士顿大学,多伦多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密西西比大学,慕尼黑大学,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门科大,中科院,军科院,清华,北大,复旦大学,浙大,南大,中科大,上交大,同济,武大, 中山大,二军大,山大,吉大,西安交大,中药科大,华师大,南开大,天医大,兰大,川大,南医大,哈医大,中南大学,四医大 等等



目前按照学科的类别,导师们可以选择以下不同导师群:

  1. 全球生命科学导师研讨总群

  2. 分子与生化导师研讨群

  3. 细胞生物学导师研讨群

  4. 免疫学导师研讨群

  5. 神经生物导师研讨群

  6. 药学相关导师研讨群

  7. 微生物与寄生虫导师研讨群

  8. 肿瘤研究导师研讨群

  9. 干细胞与组织再生导师研讨群

  10. 病理生理导师研讨群

  11. 心血管研究导师研讨群

  12. 呼吸系统导师研讨群

  13. 消化系统导师研讨群

  14. 内分泌/代谢系统导师研讨群

  15. 泌尿生殖系统导师研讨群

  16. 血液淋巴导师研讨群

  17. 骨与组织工程导师研讨群

  18. 遗传发育/组织胚胎导师研讨群

  19. 医学检验诊断导师研讨群

  20. 功能基因组学与蛋白组学导师研讨群

  21. 二代测序与生信导师研讨群

  22. 农作物与植物导师研讨群

  23. 昆虫科学导师研讨群

  24. 动物科(医)学导师研讨群

  25. 生物医学工程导师研讨群

  26. 食品安全相关导师研讨群

  27. 老年病学(抗衰老)导师研讨群

  28. 生物样本库导师研讨群

  29. 科研院长研讨群

  30. 生命科学期刊编委/编辑研讨群

  31. 导师课题/项目申请经验交流群

  32. 中医药研究研讨群

  33. 结构生物学导师研讨群

  34. 课题/项目合作,外包服务交流群

  35. 合成与系统生物学导师研讨群

  36. 专利成果转化交流群

  37. 考研调剂导师交流群


    
    

    下面33个是导师与硕博学生混合的群


  38.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研讨群

  39. 信号通路研究研讨群

  40. 转化医学-细胞治疗研究研讨群

  41. 表观遗传学研讨群

  42. 生命科学博士后研讨群

  43. CRISPR-Cas9基因敲除研讨群

  44. 海外精英/海归人才研讨群

  45. meta分析研讨群

  46. 蛋白相互作用研讨群

  47. non-code RNA研讨群

  48. 生物信息学研讨群

  49. sci论文写作研讨群

  50. 纳米生物医学研讨群

  51. 分析化学研讨群

  52. 实验室管家研讨群

  53. 外泌体相关研讨群

  54. 生物医学3D打印研讨群

  55. 微生物发酵与表达研讨群
  56. 肠道微生菌相关研讨群
  57. 生命科学行业投资交流群
  58. 线粒体与内质网相关研讨群
  59. 组学分析研讨群
  60. 微流控芯片研讨群
  61. 生物制品/疫苗研讨群


  62. 实验室设计装修交流群
  63. 糖生物学研讨群
  64. 寻找课题/课题设计交流群
  65. 肿瘤微环境研讨群 
  66. 缺氧调控机制研讨群
  67. 肿瘤异质性研讨群
  68. DNA损伤与基因组稳定性国际论坛
  69. 国际癌症代谢与治疗大会
  70. 生物加/交大生物信息培训班



同城生命科学导师聚会群【目的是增加同城导师之间合作的机会,互帮互助】

同城导师聚会群欢迎导师们加入(要求是硕导及硕导以上,独立PI 


生物医药上海导师聚会群,北京导师聚会群,广州导师聚会群,杭州导师聚会群,南京导师聚会群(武汉,西安,济南,重庆,天津,沈阳,哈尔滨,昆明,贵阳,成都,太原,长沙,合肥,兰州,郑州,福州,石家庄,大连,徐州,苏州,温州,厦门,西宁,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南宁)导师聚会群

 

加入导师群注意点:


1. 加导师群管理员的微信号,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

2. 添加后说明您的单位,姓名,研究方向,职称(需要您是导师哦!)

3. 选择进哪两个导师交流群? 就可以让导师管理员邀请入群了

4. 如果想加入3个以上导师群,打赏管理员微信红包作为导师群建设费用


请导师进群后修改下群名片, 方法是:点微信群右边上方的多人头,进去后,有个【我在本群的昵称】的地方,修改为:姓名,研究方向,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