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四年四换帅 战略发展面临挑战

医药并购圈

[摘要]随着国家医疗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医保控费、药品限抗加强、公立医院改革等多项行业政策和法规的相继出台,为整个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使上海医药面临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近期,上海医药董事长周杰辞职的消息,引起外界的持续关注,这位上海医药掌门人,是二度出任董事长之位后的去职。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董事长之位是上海医药这家中国第三大医药集团人事变动最为频繁的职位之一。


20123月,被誉为“改革派”的上海医药董事长吕明方免职后,“救火队长”周杰继任,一年后换来了钢铁系统出身的楼定波。近三年后,楼定波亦辞职,周杰再度执掌上海医药,担任董事长,没想到这次仅坐满3个月,就又递交了辞呈。


“董事长频繁更换,会影响上海医药战略的实施,也会向公司员工和资本市场释放出不稳定的信号,管理层在此时不仅面临稳定员工情绪、减少内部混乱的压力,还要尽可能保证企业高效运行,稳定业绩,安抚投资者。”中投顾问大健康产业研究员刘伟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


在“一把手”负责人“闪电”辞职后,上海医药试图向外界展示其稳定的局面。


99日,在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的电邮中,上海医药指出:“目前公司运营良好,正常的换届及董事变动,不会对公司未来战略及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频频换帅


826日,一纸公告,让传媒再次聚焦上海医药的换帅一事。曾二度担任上海医药董事长的周杰,再次辞职。这意味着,上海医药又将更换一把手,一时间传言甚嚣尘上。


当天,这份名为《关于董事长辞职暨推举董事代行董事长职责的公告》称,上海医药于825日收到公司董事长周杰的辞职报告。周杰因工作调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董事等一并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担任其他任何职务。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周杰此次相当于“裸辞”,辞职后将彻底离开上海医药,而这距离今年5月他接任董事长仅3个多月时间,显得颇为“匆忙”。


公开履历显示,现年50岁的周杰,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管理工程硕士学位。在投资银行业务及资本市场运作方面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

周杰来自于上海医药控股股东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集团”),现任上实集团执行董事、总裁。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在众多投资者眼中,周杰给人的印象是低调、务实,极少在媒体上公开露面,关于他的报道也不多。


此次周杰的离任,已是4年多以来上海医药的第4次换帅,其董事长之位的人事任命和安排,外界始终难以摸清。


这要从上海医药的历史说起。作为上实集团医药业务的运营平台,上海医药如今能够长期把持中国第三大医药巨头的位置,与原上海医药董事长吕明方、副总裁葛剑秋等“改革者”打下的基础不无关系。


2010年,在上述人士的推动下,经过重组后的上实集团医药业务实现以上海医药为平台的整体上市。上海医药完成赴港H股融资154.9亿港元,并成为内地首家“A+H”医药类上市公司。


不过,这一势头在2011年出现拐点。201112月,此前遭遇内部人举报的上海医药副总裁葛剑秋辞职。20123月,吕明方被免职,此后葛剑秋用“完败”二字总结置评。


20126月,周杰被推选为上海医药董事长。周杰履职后不久,原宝钢副总经理楼定波“空降”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集团”),担任总裁。


在周杰担任董事长刚满一年后,即20136月,上海医药开启第二次换帅,董事长之位再次换人,楼定波当选为上海医药董事长。


公开履历显示,现年54岁的楼定波,在前往上药集团之前,曾任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执行董事、总经理,宝钢股份(600019.SH)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等职。


此前长期在钢铁系统任职,缘何又被派往执掌跨行业的医药,外界并不清楚这一人事任命背后的逻辑。楼定波在上海医药董事长之位上干了长达近3年的时间。


201657日,上海医药启动了第3次换帅,楼定波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在内的一切职务。当天,周杰再次接棒,担任公司董事长。


上海医药向时代周报记者确认,今年6月,公司完成了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推选周杰为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如今,任期还未届满,上海医药又临换帅。


伴随周杰的辞职,826日,上海医药董事会同意提名周军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候选人。有公众认为,周军有可能将出任上海医药下一任董事长。


对此,上海医药并未向时代周报记者予以回应,只是引用了公告内容,“公司董事会审议提名周军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候选人”。


公开履历显示,现年47岁的周军来自于上实集团,现任上实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周军系“资本高手”,其在证券、收购合并、金融投资、房地产等方面有逾20年专业工作经验。


此次周杰离职后,上海医药将由谁掌舵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时代周报亦会持续关注。


战略实施面临挑战


对于二度执掌上海医药的周杰来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再次出走,引起了外界的密切关注。


上海医药系国药集团、华润医药之外的全国第三大医药企业,主营业务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医药产品和分销市场方面均居领先地位的医药上市公司。


中投顾问大健康产业研究员刘伟认为,上海医药作为国内医药龙头企业,频繁人事震荡的原因可能在于公司战略不清晰,高层面临的国企改革压力大。


在上海医药发展史上,最引人关注的要数2010年左右的改革。在当时上海医药原董事长吕明方、副总裁葛剑秋的操盘下,上海医药风生水起。


在吕明方之后,继任者周杰以及楼定波将上海医药带入持续发展稳定期。楼定波亦在任期内完成了既定的“三年计划”目标:集团销售总收入迈入“千亿”门槛,成为继国药集团、华润医药后第三家跻身上市医药企业“千亿俱乐部”的制药国企。


2015年,上海医药营业收入达1055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2014年、2013年营收分别为923.99亿元、782.23亿元。


上海医药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今年3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新一轮的“三三三+一”战略(2016-2025)滚动发展规划,上半年公司紧紧围绕新三年战略目标以及年度预算部署,应对市场变化,完成了上半年度经营目标。


此次周杰在上任仅百余天后再度离职,也让外界担心频繁的高层更迭,会对上海医药战略规划及业务发展带来影响,公司战略实施的可持续性亦将面临挑战。


不过,上海医药回应外界质疑称,周杰职务变动是组织上的调动,与公司本身并无关系。


99日,上海医药回复时代周报记者时表示,“目前公司运营良好,正常的换届及董事变动不会对公司未来战略及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刘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上海医药高层更迭背后,公司最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发展战略稳定问题,这将决定公司未来发展走向。


如今2016年已过大半,这是上海医药新三年战略发展规划的开局年,同时也是市场变化不确定的一年,其在重点战略规划方面,正着力推进中药和零售、电商、医疗器械等规划落地推进实施。


然而,医药行业是受政策等原因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每个药企都无法回避一致性评价、GMP认证等问题,这对上海医药来说,亦是一项项要迈过去的“坎”。


而随着国家医疗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医保控费、药品限抗加强、公立医院改革等多项行业政策和法规的相继出台,为整个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使上海医药面临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高营收下的尴尬


就在周杰此次辞职的同时,上海医药披露了2016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6.9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7.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32亿元,同比增长12.94%


时代周报记者还注意到,上海医药的分销网络以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华北、华南三大重点区域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公司分销业务规模排名全国前三,排名仅次于国药集团和华润医药。


上海医药的营业收入分为多个板块,如医药制造、分销和药品零售与电商等。

时代周报记者还注意到,上海医药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中,最大的贡献来自于医药分销,占比近九成,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分销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33.74亿元,同比增长18.97%,占据总营收的89.41%


但是,上海医药在分销板块的毛利率并不高,仅为6.15%,这比工业(毛利率52.89%)、零售(毛利率15.96%)板块的明显要低。


此外,2015年年报披露,上海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055.1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8.77亿元。医药分销业务依然是最大收入来源,实现销售收入937.17亿元,占比总营收的88.82%


但是,分销板块的毛利率仅为6.14%,工业板块(营收118.24亿元)毛利率达50.78%、零售板块(47.95亿元)毛利率为15.99%


有投资者就此质疑,上海医药去年营收规模已突破千亿元,然而净利润却只有20多亿元,这还是在工业板块营收达百亿元以上的情况下,这在A股医药上市公司中亦并不多见。


上海医药曾在回复投资者疑问时表示,由于(工业)制药和(医药)服务板块的业务比重不同,使得公司的综合毛利率无法简单和其他医药公司相比较。

“净利润与营收规模并没有直接关系,只与其业务性质及结构有关。”上海医药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约90%的销售收入来自于分销业务,故上海医药的净利润无法简单和单一业务结构的医药公司相比较。


不过,当前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部分药品面临新一轮各省市政策性降价、招标降价、失标和二次议价的风险,药品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调,作为主营为医药分销业务的上海医药势必首当其冲,其毛利空间将受到挤压。

西南证券分析师朱国广就此指出,上海医药商业板块增速加快,未来将受益行业整合,不过将面临工业业务招标降价以及商业业务全国扩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据了解,上海医药的产品,占据了华东医疗机构的“大半壁江山”,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推出公立医院采购新政,施行带量采购与GPO(药品采购组织)。

 

谈及对上海医药药品销售带来的影响,其回复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国家各类医改政策总体而言对公司影响有利有弊,对上药整体业绩并无重大影响”。

刘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上海医药的优势在于医药流通领域,随着医药生产企业迎来最严格的GMP认证、两票制的推进,作为大型流通企业,上海医药虽当前的体量不如国药、华润医药,但它在上海地区有着地域和资源优势,尤其是在医院市场上。


“对于上海医药而言,就是应该趁着行业洗牌期,以上海辐射市场为中心,通过并购一些有实力的地方性中小企业,向全国市场扩张,提高市场覆盖率。”刘伟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长按关注医药投资并购第一平台

 

医药并购圈: 时更新医药行业投资并购资讯,随时掌握行业动态,了解医药行业并购案例,并购专业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