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情况下千万别放味精!小心中毒!
报道
健康
休闲
生活
其他
味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品之一,它可以使我们的饭菜变得鲜美,是很多“煮妇”们的最爱。可是,近年来一些关于味精的传言,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很多报道都称“味精是没有营养的”,“味精对身体有害”
…
其实,味精并没有传言中的那么可怕,只要能注意到以下五点,就可以放心食用味精啦!
1. 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2. 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3. 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因为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4. 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 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5. 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味精是安全的吗?
由于人们对味精的营养特性缺乏全面、科学的了解,认为味精没有营养,甚至对人体有害。一些人将进餐后感到头痛、胸闷、恶心、呕吐、心悸、腹痛等不适归咎于味精,称之为“味精症状”或“中国餐馆综合征”。此外,味精在长时间高温的情况下会转变为焦谷氨酸钠,不显鲜味,加之对“味精毒害健康”这类话题的反复炒作,味精一度被怀疑是不可安全食用的增鲜调味品。因此,有不少人对食用味精的安全性存有质疑。实际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对食用味精是否安全进行过深入研究,找到了许多食用味精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证据。
目前,味精作为一种增鲜提味食品添加剂,大都以玉米、大米、木薯等粮食为原料,用发酵法制成,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此外还含有食盐、水分、脂肪、糖、磷、铁等营养物质。谷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谷氨酸是人体所需要的一种氨基酸,对人体具有一定滋补作用。味精所含的谷氨酸95%以上能被人体吸收,形成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因此,味精不仅无毒无害,而且富有营养保健作用。
中国药膳学认为,味精极鲜美,有健身补脑、醒神开胃的作用,是药膳的调味品,可增进老年人、体质虚弱者、产妇、厌食儿童的食欲。味精中的谷氨酸能与血液中的氨结合生成无毒的谷氨酰胺,可降低血液中氨的含量,有解除血液中氨中毒的作用,所以能够预防或治疗肝功能不全或肝性脑病。谷氨酸还能参与人体脑内蛋白质和糖的代谢,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所以对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分裂症及癫痫等病症也有辅助治疗的功效。每日服用适量谷氨酸钠还可增强大脑记忆力,解除大脑的疲劳,对神经衰弱、胃溃疡、胃液缺乏等症都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吧~
※ 想要发现更多精彩文章,就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