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社会办医模式不断“解锁” “家有健康”探路细分市场

鼎臣医药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 史立臣

“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大背景下,各路社会资本正以各种方式进入医疗市场。

近日,实地集团投资的家有健康项目第一个社区医疗门诊在中山正式营业。根据项目规划,在每个实地地产开发的楼盘里,都将陆续开设家有健康社区门诊。同时,其针对实地楼盘业主推出的“家庭医生”服务也正式落地。

纵观近几年出现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其投资主体有单纯跑马圈地的资本,有谋求跨界转型多元化的企业,还有或许是出于“情怀”的投资和创业者。

社会办医除了需要建设方对自身运营模式的不断探索,其背后医疗政策力度也左右着社会资本办医的可能性。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关于社会办医的政策在逐步出台,但短时间内缺乏与公立医院竞争的土壤。

扎根社区“治未病”

据了解,实地集团于2016年5月投资家有健康团队,运营团队为北京家有一生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目前该项目已在广州、中山、无锡、遵义设立门诊和体验馆,预计2017年内落地门诊将达到14家。

简单来说,家有健康的模式是以社区门诊为基本载体,运营全国医疗资源。

社区门诊包含内、外、急、妇、儿、中医、检验等科室,业主常见病可在社区门诊就医。如发生重大疾病,可由家庭医生向本地三甲医院、京沪穗三甲医院转诊。家有健康通过这种“三级联动体系”、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三甲医院专家到社区坐诊和开通线上APP视频会诊的O2O方式,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运营与下沉。

同时,针对实地楼盘业主推出“家庭医生”服务,包含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定期健康巡诊和5分钟上门急救等服务。

乍看之下,家有健康模式与全国推广的“社区医院”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没有明显的区别。

对此,家有健康项目创始人、北京家有一生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鹏表示,家有健康模式是一种“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即在保留传统门诊的同时,重点发展预防医学,也就是“治未病”。同时,鼓励医者转变自身定位,把服务做到极致,以获得认可。

这一点从家有健康的盈利架构可见端倪。据张鹏介绍,家有健康分为三大板块,其中预防医学板块的收入占总盈利的50%,医养结合板块占总盈利35%,剩下的15%才是门诊收入。

张鹏认为,从目前整体医疗市场环境看,民营医院无法与公立医院竞争。

“民营医院的专家资源、医疗设备都不如三甲医院。老百姓‘治病去三甲医院’的就医观念也很难改变。”张鹏直言,“如果我们成立民营医院,其实是在跟公立医院‘抢病人’,但我们显然抢不过。所以从模式上决定扎根于社区医疗服务,避免与传统医院竞争。我们希望社区医生将自己的医学知识转化为社会价值,这样我们才能生存。”

作为收费的医疗服务项目,不可回避的是盈利问题。

据家有健康项目运营团队负责人介绍,通过与地产商合作,运营团队可以获取较低的房屋租金与装修费用,从而降低社区门诊的运营成本。一个社区医院将配备各科室大夫10-13名,每位家庭医生每年可以服务100户约300人。每年每个诊所只要服务70户家庭就能实现盈利。

作为投资方,实地集团副总裁李公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实地来说,家有健康不是纯投资的项目,其出发点更多是为业主服务,同时对医疗模式的转变有一个推动。

“非公立”的机遇?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简称《规划》)提出要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持续开展健康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扩大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规模,优化健康服务业发展环境。

近年来,确实有很多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通过自建或收购医疗服务机构的模式进入非公立医疗市场。其中,最普遍的无疑是房企,包括万科、万达、恒大、保利、远洋等在内的数十家房企在医疗方面都有布局。另外,还有险企诸如阳光保险、泰康人寿,风险投资机构如红杉资本,药企如金陵药业、信邦制药等。

但正如张鹏所说,非公立医疗机构必须直面与公立医院的竞争问题,所以社会办医切入医疗市场的模式选择对之后的盈利能力也会产生影响。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研究员曹健认为,社区医院的模式从盈利角度看是有可行性的。因为它的竞争对手是公立的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的是区域性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和进入市场的难度都较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公立医院在基本医疗服务方面的空缺,符合分级诊疗的方向。

曹健分析,除了社区医院,专科医院和中医医院也是社会资本办医的较优切入角度。

“专科医院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投资回报率较高,回报周期较短,更容易做到连锁化、标准化运营。目前市场上做得比较好的都是这类。”曹健对记者说。

另外,《规划》中还提到要推进国有企业所属医院分离移交和改制试点,社会资本在国有企业医院改制重组方面也有参与机会。

对于社会办医的未来机遇,曹健表示,“政策在逐步好转和改善,关于支持社会办医的政策正在不断出来。”

但是,第三方医药服务体系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有不同观点。在他看来,目前社会办医院只能在自费市场中互相竞争。“目前国家对于民营医院还缺少具体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撑,虽然出台了一些利好政策,但过于‘概念化’,落地还是很难。比如,在税费、管理费方面,以及国家资金支持方面都与公立医院有很大差别。”

史立臣表示,阻碍非公立医院参与竞争很重要的一点是医疗人才缺位,未来,在医师多点执业等政策方向上还需要继续放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悦祺

----------推荐阅读----------

1、针对消费者的用药解决方案,将成为未来药企的关键竞争点

2、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用药解决方案才是医药营销的初衷

3、化学药、普药向生物制药转型模式分析

4、合理获取成本优势,将是药企长久发展的重要问题

5、国家两票制发布,麦斯康莱顺势展开

6、2017两票制下药企的唯一出路

7、原料药企业怎样正确向制剂企业转型

8、原料药企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是什么?

9、医生吃回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10、注重分类连锁化中医门诊,将是中药企业发展的关键


国内知名的医药管理咨询公司鼎臣咨询和具有广泛销售资源的中国医药人俱乐部联手,开始构建第三方医药工商服务支持平台----麦斯康莱。

麦斯康莱是独立于医药行业之外的,但专业服务医药行业各类企业的纯粹的第三方医药工商服务支持平台。

麦斯康莱上游整合约大量制药企业的产品资源,下游整合600-1000家纯销商业资源(每个地区只选择一家合作商业,而且只和有终端资源的纯销商业合作),麦斯康莱不仅为制药企业提供产品销售,还能源源不断的为合作的纯销商业提供各种需要的产品(药品、器械、耗材、保健品等)。


对上游制药企业,除了承接药品的全国销售工作产品,麦斯康莱还对上游制药企业提供融资、新产品引进、管理咨询、投资并购、人才猎取、专业培训等真正专业的增值服务。

对下游纯销商业,除了为纯销商业源源不断的提供区域独家经销产品,麦斯康莱还会为合作的纯销商业提供融资服务、发展规划等管理咨询服务、终端资源整合服务、专业销售人员整合服务、学术推广服务、医院各种专业服务、培训服务、产品策划服务等其他真正专业的增值服务。

麦斯康莱不仅仅帮助制药企业销售产品,帮助合作商业获得区域独家产品经营权,麦斯康莱最终目标是帮助合作的医药企业发展壮大。

麦斯康莱为了保证合作制药企业和商业企业的根本利益,不会接触医药物流和资金流,而是在医药物流和资金流之外提供专业的全方位服务。

未来制药企业的合规营销,医药商业企业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麦斯康莱的全方位服务。

麦斯康莱目前已经整合了了大量的制药企业和区域纯销商业。

有志向发展壮大的制药企业和纯销商业企业,尽快联系麦斯康莱,合作名额有限。合作邮箱  bjmskl@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