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中国实体药店已进入大并购时代!

医药内参

在医药分开、公立医院市场日渐饱和等政策因素的前提下,实体药店已成为医药市场的香饽饽。中国医药连锁业发展至今,药店的发展经历了最初的粗犷管理,到打价格战,到专业化、连锁经营,再到现在的医疗服务属性增强。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医药连锁企业超过20万家,医药连锁药店达465000家。


随着中国医药零售企业集中度越来越高,连锁整合的步伐将更快,未来将有更多的连锁药店上三板或上主板。据《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0至2015年,中国的医药零售市场年销量由1000多亿元增加到了3300多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8.5%以上,市场处于上升状态,发展空间很大。


可见,药店的第二轮并购大战已拉开序幕,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2017年,中国实体药店已进入大并购时代!


2017年并购战的最大看点是山东。正走在“敲钟”路上的漱玉平民门店已覆盖济南、泰安、烟台、东营、临沂、聊城、济宁、德州、淄博、莱芜等市,已收购益生堂、康源嘉友等一批连锁,截至2016年6月30日,其门店数量达到797家,而计划募集的10亿元中,有一半将投向营销网络建设项目;2016年,立健的门店数为650家,覆盖了烟台、济南、潍坊、威海、临沂等地区,计划2017年投入不少于9亿元,并购700家门店;到2016年底,威海的龙头连锁燕喜堂的门店数超过550家,2017年将进军日照、潍坊、临沂等地,不排除与其他连锁整合,未来3~5年实现A股上市。


另一方面,从远在西北的甘肃跨越到浙江和安徽,众友健康的这一招令业内感到意外,实际上是必由之路。在获得5亿元的投资前,众友健康通过“现金+股权置换”的控股收购方式,已基本完成西北的布点,经过新一轮“吸金”,新一轮的大规模并购必然要面向全国。


值得关注的是,众友健康的并购“兵分两路”。安徽没有龙头连锁,中小连锁居多,而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在中原争夺的重点是河南,因而安徽是并购区域的空白点;浙江是药店发达之地,但天天好、老百姓、九洲等连锁规模相差不大,多年来势均力敌,没有谁占据主导地位。作为曾经名噪一时的平价药店天天好,借助资本的力量,有望打破目前的竞争僵局。所以说众友健康的选择合情合理。


与众友健康的情形相似,手握重金的立健在竞争充分的山东要完成规模如此庞大的扩军计划,有一定的难度,最终可能采取与众友健康一样的扩张策略,在省外选择安徽、浙江这样的并购区域。只要不是像一心堂通过大规模的并购已建立绝对主导地位的四川,或者已形成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三强争雄的广西,都有可能成为新的“主战场”。


十多年来,医药零售市场的“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现象不曾间断。相比海外的药店零售连锁市场,我国的药店连锁规模并不大。在实现上市之后,连锁药店上市公司大多走了并购扩张之路。同时,政策东风也眷顾医药零售市场,“鼓励跨地区连锁经营”、《药店法》、非处方药法规、医保报销药品目录制订等政策先后落地,壁垒高筑的行业围墙逐步打破。自此,医药零售市场迎来了投资、扩张的第一波热潮。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医药零售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呈现区域性竞争格局,除少数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连锁经营外,大多数企业仍以区域性经营为主,门店多集中于若干个各自具有竞争优势的省份。在此背景下,今年的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优势零售企业开展连锁经营”,“提高连锁药店规范化、规模化经营水平”。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零售药店必须进行转型,改变单一的经营模式。相信随着中国政府对健康产业、医药产业的发展改革不断的深入,连锁药店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重视以及众多资本的追捧。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并购,在扩大自己营收的同时,也实现了规模效益。但在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看来,目前,整个连锁行业的净利润率也非常低,“有规模没效益”。他同时指出,在连锁药店行业,并购会是一种常态,但并购的趋势在近一两年将有所转变。“现在的药店就是单纯卖产品,这种经营方式持续下去,一两年内会有大批的门店倒闭。”


史立臣还透露,目前,整体药店的关门趋势也在加速。“体现最明显的是单体药店,去年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关了数万家。”在其看来,分散的行业格局还要持续三到五年,期间企业间的收购将不断发生。


 转载自:39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