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拥有不竭动力? 记得调整药机业产业结构!

制药网

导读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药行业调研与投资分析报告》的分析,在过去十年间,我国医药产业保持着15%的年均增长速度,但是这主要源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释放出的健康需求与医保的全面覆盖,而不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所致。我国医药产业要想拥有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就必须在今后十年内调整医药产业结构,建立起创新产业链。



据了解,医药质量缺乏保障,研发成本居高不下,是目前我国医药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推动我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医药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目前我国医药产业的宏观导向还是以创新为主,大致可以分为原始创新、渐进性创新与精益仿制三个部分。


  创新是企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医药创新才是最吸金的。笔者获悉,天广实通过不断的创新,日前已完成2.7亿人民币B轮融资。


  天广实总经理李峰表示,天广实已经从项目转让转型为以自己临床开发为主的生物医药企业。目前,天广实进入临床阶段的产品有2个:第一是MIL60贝伐单抗的类似物,预计2017年上半年启动III期临床;第二个是MIL62,已经获得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支持项目,2016年初申报临床即获得1.1类创新药临床批件。另外,MIL77是治疗埃博拉的抗体,也会很快开展I期临床。后期,天广实产品线主要以创新药为主。2017年内,天广实将申报包括双功能抗体在内的2-3个品种。


  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战略,创新也已经成为医药工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词,创新是医药产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同时,创新也是解决医药企业及其产品质量安全及其品牌建设、产业集中度等问题的关键。




  医药产业需要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创新中赢得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沈灵佳副总经理指出,现阶段的中国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做强做大,需要加快创新步伐,打造创新药大品种;加快国际化步伐,赢得更广泛市场空间。


  据悉,十三五期间,复星医药的研发投入将超过50亿元人民币,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创新研发体系,聚焦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化学药物创新、高端仿制药、国际ANDA研发和中药创新研发领域,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团队,建设差异化的研发中心,建成国内领先的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中心,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小分子化药创新研发中心,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研发“生态圈”,构建国际研发产业链,打造成为具备全球化创新研发能力的制药企业。


  医药产业要想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医药质量要想获得更好的保障,创新精神是关键。与此同时,制药机械设备作为医药产业生产工具,其技术的先进与否,质量的好与坏也直接影响到制药质量的好坏,因此,在医药产业发展道路上,药机企业同样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为制药工业提供高科技、高品质的设备。




  笔者获悉,通过以“机器换人”为主要形式的生产方式改造,海正药业的制药效率和质量大为提高。海正药业引进的德国BOSCH灌装生产线,灌装速度为每分钟500瓶,整条生产线都在无菌层流条件下,实现了人机分离。整条生产线长30多米,配备人员仅3人,比原生产线人员减少一半,但产能却增加一倍。据了解,近3年来,仅海正药业杭州公司从德国进口的各种先进制造设备已达3亿多元。


  通过引进先进的制造设备,通过“机器换人”,海正药业制药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提高,由此可见,先进的制药设备对于制药工业来说意义重大。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离不开先进的制药设备的支持,制药产业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和制药质量,其中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迫在眉睫,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制药企业在设备的更新上还主要依靠国外先进的设备为打破这一格局,我国制药机械设备企业更需要不断突破,不断创新,实现制药设备的升级与改造,从而为我国制药产业提供更强有力的设备支持。


文章来源:中国制药网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