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关于元宵节,你还有许多不知道的事儿
点击标题下「以岭药业」可快速关注
元宵佳节,是传统习俗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新年的最后一个高潮。说起元宵节,你会想到什么呢?吃汤圆?赏灯?猜灯谜?当然,传统的元宵节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都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关于元宵节,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儿呢?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汉族传统的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汉族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都是非常传统重要的节日。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是几项重要的元宵节民间习俗。
汤圆与元宵区别
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
汤圆做法完全不同,类似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
元宵节来了 看看邻国如何“闹”
当街上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各家各户的元宵味儿四处飘香,羊年的元宵节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在中国人眼里,过完元宵节才算真正过完春节。
除了我们中国人熟知的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狮、吃元宵等习俗外,与我国相邻的一些亚洲国家,元宵节也过得有声有色。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精彩,快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各国是怎么闹元宵的吧!
韩国的正月十五叫“正月大望日”,意为“望满月”。和中国不同,他们在这一天并不吃元宵,而吃混合糯米、高粱米、红小豆、黄米、黑豆等杂粮做成的五谷饭,吃各式各样的坚果、花生、核桃、松仁、栗子、银杏等等,据说可以使牙齿更坚固,还能防治疔疮等皮肤病。此外,还要喝“清耳酒”,祈愿新年不患耳疾,而且一年到头听到的都是好消息。
“烧月亮屋”这项传统庆祝活动在韩国农村还保留着,用树干或竹子搭成圆锥形的屋架,挂上写着新年愿望的纸条,圆月升起之后,人们用手中的火把点燃“月亮屋”,围着火堆欢歌起舞。树干和竹子燃烧时发出劈里啪啦的响声可以“驱走恶鬼”,火烧得越猛烈,就预示着这一年的年景越兴旺。此外,还有放风筝、拔河、踏桥等活动,都有祛病、除灾、祈福等涵义。
元宵节是马来西亚华裔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其“拋柑接蕉”的习俗热闹浪漫,别具一格。
元宵之夜,华裔单身男女纷纷“出笼”,涌往公园的河边或湖边,男的拋香蕉,女的拋柑橘,还在水果上写下联络号码,以期觅得一段好姻缘。
在吉隆坡,活动组织方安排年轻人围坐在喷水池周围,在柑橘和香蕉抛入水中后,男性会去捞柑,女性则去拾蕉。在马来西亚北部霹雳州,华人社团在怡保观音洞举办了“你挂柑我采柑”的活动,年轻人用红线将自己的相片和柑橘绑好,挂在许愿树上,希望就此结识可以携手相牵的伴侣。
朝鲜的元宵节又称为正月大满月,或简称“大满月”,有踏铜桥、盗福土(到田里偷泥)、咬坚果、喝耳明酒、拔河、舞狮等习俗,也会以月亮的颜色和位置占卜农事。
日本把公历1月叫正月,1月15日被称为小正月,与大正月(元旦)相对,小正月日本有很多民俗活动,而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对大部分日本人来说比较陌生。小正月主要以祈祷丰禳等为中心,这一天让在“松之内”期间(1月1日至7日)忙个不停的主妇们暂作休息,因此也称“女人正月”。
小正月早上有吃小豆粥的习惯,在《土佐日记》、《枕草子》等文学作品中记录了这个习俗。农历正月十五这天,日本的中华街非常热闹。如横滨中华街每年都会举办元宵节赏花灯的活动,一些当地的华人华侨都会前去凑一凑热闹。赏花灯的活动大概在傍晚时候就会开始,整条街上都被装点得五彩缤纷。而中华街也一改往日的喧闹气氛,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其间还会穿插一些舞龙舞狮和传统舞蹈表演。一些日本人也不禁被这样的节日气氛所感染,大呼“美不胜收”。
新加坡的华裔占了总人口的70%以上,因此在元宵节的庆祝方式上,他们也保留了中国传统习俗。每逢元宵节,唐人街是气氛最浓的地方,这里会布满各式各样的花灯,有的花灯还会吊在空中。人们会吃五颜六色的大元宵,买能发出声音和亮光的塑料制的鞭炮装饰。新加坡是个佛教盛行的地方,元宵节时人们也会来到寺庙参拜,为新年祈福。
你不知道的节日意义
元宵节是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是未婚男女相识的大好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而不是有人肤浅臆想的七夕。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
你不知道的经典故事
元宵姑娘 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风趣而善良。一日冬天去御花园赏梅,遇一宫女欲投井。东方朔搭救后问明原因,原来宫女名叫元宵,因进宫后长久不能见到亲人而思念,遂起轻生念头。东方朔很同情她并答应帮忙,他摆摊占卜,所有人问卦结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长安城大恐慌。汉武帝向东方朔请教,朔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也就是正月十五晚,家家挂灯吃元宵,城外百姓进城看灯,好似满城大火,以瞒玉帝。于是正月十五晚上,元宵双亲进城观灯。在东方朔的帮助下一家终于团圆。
破镜重圆 隋朝军队灭南陈时,南陈昌乐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并约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对方消息。隋灭南陈后,昌乐公主入杨素府做妾。次年元宵节,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价钱昂贵,无人问津。徐德言在破镜上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杨素得知,成人之美,昌乐夫妻终于团圆。
燃灯七盏 宋代福州有个太守名叫蔡君谟,面对千里饿殍却要粉饰太平。他下令一道,要求治下所有百姓,每家在元宵节之夜必须燃灯七盏。有个穷人叫陈列,制了一个一丈多高的大灯,上书一首诗:“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穷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消息传到太守耳中,他只好收回成命。
皮影相思 相传,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死后,汉武帝非常想念她,于是一位宫女就穿上这位妃子的衣服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皇帝看到这位宫女的影子,以解思念之情。后人做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影徘徊却逼真,环佩姗姗莲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说的就是汉武帝思念爱妃的典故,这也是皮影戏的最初来源。
你不知道的关于元宵节的经典名人
◆汉文帝: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的人。
◆汉明帝:下令点灯敬佛,百姓挂灯,是赏花灯的创始人。
◆汉武帝: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倡导者。
◆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元宵节里最痴情的人。
◆田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人。
◆朱元璋:狂杀一条街,元宵节里最凶残的皇帝。
◆贾似道:第一个制作灯联的人。
◆袁世凯:害怕袁消,将元宵节两易其名的人。
元宵节民俗活动助养生保健
猜灯谜:活动颈椎,健脑益智。
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走百病:舒筋提神,健康身心。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到以岭健康城,过一个有情有趣、健康团圆的元宵节。
(点击图片看详情)
文章源自网络,转载只为分享,若涉及侵权或内容不符合事实,烦请通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1. 回文章顶部,点「以岭药业」进行订阅
2. 订阅成功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查看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