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准、方对、药不灵……中药“拿得出手”还要等多久?
来源: 科技日报
中医采用“望闻问切”,治疗法有针刺、汤药和艾灸等,历代均有发展,中医通过近10万种复方倡导联合疗法已有2500年历史。近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对外发布2016年我国医药外贸总体情况。
2015、2016年中药类产品出口额(亿美元)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中药类产品包括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提取物和保健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双降”。其中,提取物出口量同比下降14.3%,出口额同比下降10.9%,成为中药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早前有报道称,世界格局倒逼,中药全产业链国际化已经迫在眉睫。自屠呦呦作为青蒿素研发成果的代表性人物,获得诺贝尔国际科学界的赞誉之后,越来越多国家对中药产生浓厚兴趣。但最新的数据却显示,出口数据“双降”。对此,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许铭在2月10日举行的2016—2017年医药贸易形势发布会上,对中药类产品出口全线下降进行了分析。许铭表示,一方面欧盟对中药有了比较严格的规定,造成中药的注册进程缓慢。另一方面,中药的推广方式还有待加强,特别是中医师的输出。再加之中药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还稍显不足,造成了下降的结果。
中药提取仍是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在我国植物提取产业是“朝阳产业”,占据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比例接近一半。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数据,2015年,植物提取物同比增幅高达21.71%,出口额创21.63亿美元新高。然而时隔一年,提取物出口量同比就下降了14.3%,由正转负,陷入困境“令人扼腕”。
2016年各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总额占比情况
植物提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药品的药效,而提取工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药材有效成分提取的质量。在采访中一位有近四十年从业经验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药提取,尤其是复方提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艺过程,对于不少中成药企业来说依然是软肋。曾经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对低价销售银杏叶药品企业的飞行检查中发现,桂林某公司将银杏叶提取生产工艺由稀乙醇提取改为3%盐酸提取,并将外购的提取物销售给其他的药品生产企业。
中药行业分析师张斌就曾多次表示,目前对中药注射剂的提取物只检测主要物质,对附属物的检测标准暂时不足。为此,2016年,中国医保商会联合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共同推出了“植物提取物优质供应商”认证,用以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帮助优质企业提升品牌价值。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药物安全评价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叶祖光表示,中国每年研发的中药新药数量多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但真正在治疗某一疾病中达到“离了这药根本就不行”这种水准的中药新药,只有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这两种。他还建议,加强中医临床医院进行“带有科研性的临床实践”,在治疗中发现、优化、评价,最终研发产生中药新药。
“道地”是中药材的灵魂
中药材强调的就是道地药材。业内流行的一句话是:“药材好,药才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北京中医院主任医师丁毅看来,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淮山药、藏红花、川贝母……很多中药均以属地冠名,且一直被老中医青睐。在他们眼中,“道地”历来是中药材的灵魂,是品质的象征。以至于一些老中医在书写处方时,喜欢在药名前标“广”“云”“川”等产地,由此来显示自己对道地药材的信任。
文献显示,药材以及后续饮片质量均与药材产地密切相关,如地黄中的梓醇含量,河南武陟产的含量为0.81%,浙江仙居产的为0.001%,两者差距达800倍,如不严格标注产地,会让中药材市场鱼目混珠。
丁毅解释说,过去中药基本都是野生的,且具有一定的生长周期,因此效力大。然而,随着中药材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中药材越来越少,现在几乎都变成了种植,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记者了解到,有些种植商在“要想富,种中药”的经济利益驱使下,忽略了中药材的道地性,将一些野生中药材进行引种,甚至“大棚化”种植。再加上替代品增多、不同品种混用等,致使中药质量大大打了折扣,以至于中医大夫抱怨“经方以前是一剂知,两剂已。现在要十天半个月都不知所谓。”
从事中药工作五十多年的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十多年前就曾表示,不按时节采摘,不按地域种植,中药药性下降,导致“医准、方对、药不灵”,根本达不到饮片制作的要求,中医或亡于药绝非危言耸听。吃中药简直等于吃农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