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缺乏就医前后的服务?

中药大品种培育

目前医院行使的职能是医病,就医之前和就医之后都是真空区。就医之前包括健康教育和预防医疗,目前连锁体检中心承担了一部分技术性预防医疗服务,但缺乏和健康咨询以及健康干预的联动。而就医之后的链条更长。大部分病人就医之后,整个治疗并没有完结。就医之后涉及到准确用药,药物效果反馈,个人健康指导,如果是慢性病,更需要长期健康跟踪和管理。这些医院目前都无法进行。

就拿简单的用药提醒和药效反馈来讲,虽然是很小的功能,但可能对药效起到积极作用。在国外,保险公司承担了这些就医之前的预防和之后的服务角色,目的是帮助病人早点发觉健康问题,得病后则确保其尽快恢复健康,节省医疗支出。在中国,商保力量很弱,没有足够大的市场来支撑这些业务,医院也缺乏动力积极去配合这些无法直接带来收入的项目。

一个良性循环的医疗体系应该是这样的:健康教育和预防医疗帮助健康的人保持健康,早期健康干预和个性化指导帮助有健康风险的人把危险因素控制在早期,对已经得病的人,通过药品管理、个人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和跟踪来帮助其最快恢复健康。这样才能将大部分医疗成本控制在疾病早期。

要想促成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就目前中国的大环境来说需要三个因素。首先是对医院的改革。药价改革、医药分开,虽然目前仍没有完全触及医院收入畸形的本质,但改革是必然的。服务费提高、卖药逐渐和医院主体分开、支付方式改革是必然的趋势。这些转变会刺激医院从过度医疗以求利益最大化,转变到控制成本以求利益最大化。到时候病前管理和病后服务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医生会希望用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把病人治好,而不是通过大处方和大检查来赚钱。

然后,医院的改变也会逼迫药厂销售方式的变革。攻关医院和医生的灰色销售法将不再使用,只要医院的价值医疗成为核心,医生会更在乎药效和病人的反馈,而不是药价和回扣。这样能促进建立一个健康的良性循环。药企会开始在意病后管理,比如用药、慢病干预等手段,通过这些服务去增加自身竞争力,促使医生选用他们的药品。

还有一个因素是国家对商保的支持,假如对健康险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出,将直接刺激企业和个人购买商业保险,作为补充医疗保障。商保成为重要支付方后势必有动力去控制医疗成本,而病前和病后管理正是他们要做的。成为支付方之后,商保也会对医院更有话语权,对医院起到更好的监督,保证治疗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此会有动力去影响医院做服务方面的变革。

要想真正建立一个良性的医疗圈,必须打破医院的收入模式,从提成最大化变成医疗价值最大化,这样预防医疗才成为可能,病后管理也会进入这个良性循环,而支付方商保也有能力和动力为此买单。

喜欢请点赞~

更多内容请关注“中药大品种培育(zydpzpy)”。

来源:村夫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