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硬币的消化道旅行

朔州市人民医院工会
一个6岁小女孩吞食了一枚5角的硬币,发现后立即送到县医院;经过X光照射,发现硬币处在第2颈椎前方



小儿误食硬币等异物的情况比较常见,一般情况下,硬币等异物可随粪便自然排出[1];有时也可能会出现很多比较危险的并发症[2],给孩子家长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误食硬币等异物后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目前主要依赖X光、B超影像学技术和肛查进行诊断[3];那么,医学检验技术对于误食硬币后出现的几种不同情况有没有鉴别诊断意义呢?我们不妨跟随一枚硬币的消化道旅行,进行一下医学检验技术拓展应用的理论探讨。




案例分析


整个人体消化道通路中有几个生理性狭窄的部位,如食管中段、胃幽门部和回盲瓣区[4];硬币等异物进入消化道后,可能会出现自然排出和嵌顿等情况。


一、自然排出


一般情况下,除了少数带钩、太大或太重的消化道异物外,大多数如硬币这样的异物,都会随大便自然排出;根据部分调查数据显示,自然排出时间一般为1~3天;也偶有经三四周才排出的。


医学检验技术在此类情况下可能的应用:


1、当硬币在消化道中停留时间较短且可随粪便自然排出时,对人体的各项检验指标几无影响,也无需医学检验技术的辅助诊断。


2、当硬币在消化道中停留时间较长且可随粪便自然排出时,有研究指出,硬币重金属成分可能会对患儿产生毒性反应或慢性毒副作用。5角硬币的材质为钢芯镀铜合金,圆形,直径20.5mm,厚度1.65mm,重3.80g;而不同面值的硬币材质不同,部分含有重金属成分,罗泽斌等指出硬币在消化道经消化液作用下可被溶解且被人体吸收,因此,需要考虑重金属对人体产生毒性反应以及慢性毒副作用的可能[5];目前仍无相关随访数据。


为了排除患儿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或慢性毒副作用,可以检测患儿血液及尿液中相应重金属的含量、噬碱点彩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并随访观察。


二、嵌顿等其它情况


硬币在消化道中发生嵌顿,一般常出现在食管中段、胃幽门部和回盲瓣区等几个生理性狭窄的部位;其他异物也可能误吸入气管、支气管,如果异物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特别是锐利的异物,易造成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6]。


医学检验技术在此类情况下可能的应用:


1、误吸:较小的异物容易误吸入气管、支气管,如造成肺通气功能障碍,可采用血气分析做辅助检查。


2、消化道出血:一般比较锐利的异物容易造成消化道出血,胃液潜血实验、大便常规镜检及潜血实验可辅助鉴别区分上、下消化道出血;当大量出血时,血常规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3、穿孔:消化道穿孔数小时后白细胞可升高;也可持续发展为细菌性腹膜炎,肝功能损害加重、血常规、腹水常规等均具有一定得辅助诊断意义。


4、异物性肠梗阻:若异物长期停留在某一处肠区,可能会造成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并发炎症时,可出现白细胞增多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当并发腹水、酸中毒时,应常规做血生化电解质检查,测定血钠、钾、氯、钙和血pH值等。另外,对儿童消化道异物错误的使用润滑剂时,也可造成患儿的水、电解质紊乱。


三、术后的检验


如果患者经内镜、手术等取出消化道异物或治疗异物引起的并发症之后,血常规、大便常规及潜血、血生化等检验项目可以监测患者恢复情况以及是否有新的并发症的发生。


总   结


医学检验技术是一门涵盖范围很广、分类又很细的综合学科,在以数据为基础的西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科研水平的提高,医学检验技术的地位日益提升。医学检验技术是为临床疾病的诊疗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的,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检验技术以帮助疾病的诊疗为目的才能日益进步和发展,其在疾病诊疗过程中不断探索的拓展应用或许也是检验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本文重在对医学检验技术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拓展应用进行理论探讨,查阅了几十篇相关文献,历时半月仓促完工,可能其中某些推断尚需临床及检验数据的进一步验证;对于文章中的不足或与诸位同仁意见相左之处,尚请诸位同仁斧正指导,以便鄙人在以后的写作中时刻警醒,寻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