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说】李奇:为老字号营造健康生态圈
“当今的商业时代,一个企业如果拥有一个老字号品牌,会让外界艳羡不已。老字号,那就是古董啊,一定值天价。事实不然,老字号品牌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会前,本报记者采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总经理李奇,话题直接切入他最关注的“老字号发展和传承”。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1万多家‘老字号’,2006年商务部先后认定两批‘中华老字号’1128家,顽强挺到现在的只占40%到50%,多数经营情况欠佳,一些老字号甚至空有品牌,已无产品,成为品牌流浪汉。”
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状呢?
“除了机制僵化、创新不足、市场意识落后等因素外,还因为发展环境不稳定,文化和技艺得不到有序传承等因素”。
李奇说,老字号好像是现代的企业流浪汉。在城市和开发区的不断“升级”变迁,大多成为迁移的对象,导致业无定所,人文环境随之更替。每一次搬迁,受一次内伤,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来恢复。
“文化和技艺得不到有序传承更是有目共睹。”先义后利、精益求精是匠人精神,是老字号延续的内在基因,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计划经济时代,就业的稳定、父子“接班”沿袭了企业文化和技艺,当下投机心态、拿来主义、快速致富的短视经济行为,导致匠人精神的丢失,侵蚀了老字号文化技艺代际传承的根基。
“老字号品牌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同行抢注、非法占有、假冒伪劣、鱼目混珠等商标侵权行为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企业传承创新发展的原动力”。甚至很多国外商家也利用抢先注册我国老字号商标的行为进行海外市场开拓,如日本“长生堂”、菲律宾有“阿诗玛”、韩国“竹叶青”等等。这些商标保护问题使老字号在国际市场上受阻。
改善老字号发展生态环境迫在眉睫,应尽快为老字号嵌入新的发展基因,让老字号更具可持续发展能力。李奇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保障发展空间,为老字号嵌入城市文化基因。老字号是城市一道重要的文化风景线。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防范每个城市都一个模板搞“腾笼换鸟”,都去搞高精尖、高大上。涉及国计民生、代表优秀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劳动密集型的老字号,尤其是那些奠定民族工业的百年老号,不仅不能在城市建设调整中“拆除”,更应该得到尊重,给予创新发展的空间,丰富差异化城市发展内涵,增强民族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自信。
二是以人为本推崇工匠精神,为老字号嵌入尊崇基因。中央提出培育工匠精神,是振兴老字号的核心。匠心回归,需要形成尊重工匠、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经济环境,树立技能宝贵、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同时须重视提高匠人的经济地位,形成工匠职级晋升、职称授予的机制,在收入分配上向能工巧匠倾斜,让他们更多分享发展的成果,更加专注创业和安心守业。
三是深化体制改革,为老字号嵌入改革基因。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反复强调要将改革进行到底,深化改革激发国企发展活力。呼吁加快落实特别是对国有老字号改革举措,支持技艺传承人、有担当的优秀人才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产权为纽带,促进老字号延续代际传承,实现老字号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加大政策支持,改善舆论环境,为老字号嵌入法律基因。建议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减轻负担,留住人才,让企业发展有后劲有远景,从快从严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法,严厉打击国际国内恶意抢注和假冒伪劣,让优质的民族品牌和产品得到尊重和信任。
“稳定长期的扶持政策环境比政府资金支持更重要;防止人才和匠心精神流失与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同等重要。”李奇说,“一定要捍卫老字号,让民族荣耀大放异彩。”
本报记者:李涛 李标 李国梁
本报两会特派记者:牛春安 于溯源 郭敏 李甜甜
编辑:郭敏 霍东洲
图片来自互联网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官方网站:www.cfsn.cn
投稿邮箱:cfsngw@126.com
新闻热线:010-68232904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觉得不错,请点赞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