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达沃思】大力推广医联体,三级医院会卖账吗?基层市场谁受益?

医药davos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并安排2017年的重点工作,医药卫生行业占有较大篇幅,其中最引人关注的重点是强调了医联体建设。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


达达君认为,全国“两会”上在政府工作中强调医联体建设,说明这一模式得到了中央的肯定,有望在今年加大力度推行。


医联体建设可促进分级诊疗


众亲知道,目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十分不合理。医疗资源过度向大城市集中,向大型三级医院集中,并造成不良后果:一方面,“大医院一号难求,小医院无人问津”,以致在一些三级医院周边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职业:倒号!另一方面,由于大医院医疗资源优良,老百姓宁愿排长队,甚至从号贩子手上买号,挤到大医院就诊。这样一来,既造成优质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


而这并不是目前医疗资源配置不均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的全部,要知道,患者到大型三级医院就诊,不仅要花费更多的医疗费用,还会形成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对社会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


达达君认为,我国提倡分级诊疗多年,但成效不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医院和小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相互之间或多可少存在着竞争关系。大医院不愿把自己的病源推荐给小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小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般情况下也不愿意主动向大医院推荐病源。而且,它们相互之间也没有推荐转诊的程序和路径。结果是医疗机构各自为政,医疗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运用。


而加强医联体建设,可以促进分级诊疗的实施。


众亲知道,目前的医联体模式大多以三级综合医院作为牵头医院,联合区域内的各级医疗机构(含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同组成综合医联体。它的亮点是打破“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状,小医院无法诊疗的患者,通过医联体可以向大医院转诊;经过大医院诊疗、病情稳定、慢病患者,可以转诊到小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关键的一点是,从理论上讲,相互形成了利益共享机制,单位和个人都有转诊的积极性。因此,通过医联体,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分级诊疗,有效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布局基层市场药企受益


但是,虽然国家倡导建立医联体,但对三级医院而言,其积极性其实不一定很高。原因很简单:目前三级医院并不愁病源。相反,目前几乎所有三级医院的病人都人满为患。为此,三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向上转诊病人并不十分看重,更不愿劳神费力向基层转诊。要建立医联体,除了医疗机构自身要主动作为外,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好牵线搭桥的作用,出台相关政策,并制定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否则,效果肯定不会好。


可以看出,全国推行医联体模式,除了推进分级诊疗外,最受益的当属基层市场。而一直以来布局基层市场的医药企业奖明显受益。


一是基层医疗市场基本药物面临放量可能。未来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之间的关系,就是上级和下级医院的关系,并且能形成完整的医疗服务链。县以下医疗机构医疗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更好的吸收病员,留住更多的患者,也将促进基层常用药——基本药物的使用。二是慢性病用药市场将有较大的扩容。由于慢性病病程漫长,在医联体模式的推动下,通过强化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能够将更多的病人分流至基层,就诊人数的增加也将促使基层医疗终端慢性疾病用药额的提升。那些注重基层市场、销售渠道管理能力强、终端覆盖面广的基本药物、慢性病用药生产企业将因此受益,如信立泰、华东医药和华润双鹤等。


作者:达达君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视为侵权。  本公众号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投稿邮箱:285440969@qq.com)



 -   END   -



广告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