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别把浮肿不当事儿,你可能得了永远不可逆的病!
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是“世界肾脏病日”,今年世界肾病日的主题是“肾脏病与肥胖——健康生活方式,维系肾脏健康”。
目前,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在全球呈逐年增长趋势,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约1.3亿人,发病率约为10%,也就是说,在我国,每10个人里面可能有1个人是慢性肾脏病患者,而公众知晓率却不足20%……
肾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肾脏病的发病比较隐匿,没有明显临床表现,容易被忽视,患者因“水肿、头晕、乏力”就诊时往往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肾脏损害。
从临床来看,有接近30%左右的患者初次到医院治疗就已经达到不可逆的程度,甚至有约5%的患者首诊时即是肾病的中末期了,像尿毒症、肾衰竭等。
肾脏有5个大敌!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在维持机体新陈代谢,保持内环境稳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人们对肾病认识太少,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肾脏的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据报道,目前,慢性肾脏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之后又一直接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与此同时,被称为“慢性肾脏病五大杀手”的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及高尿酸血症的病人日渐增多,慢性肾脏病的发展现状还是不容乐观。
1/3慢性肾脏疾病与肥胖有关
尽管,肥胖合并的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问题,已逐渐为人熟知,但是肥胖相关性肾病还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
已有研究表明:肥胖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体征,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
国外有研究显示,肥胖患者中约33.7%伴有慢性肾脏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
据了解,全球18岁以上的肥胖患者已达6亿人,并有逐年增长趋势,然而你更加想不到的是,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肥胖人口第一的国家!
2016年,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体质指数(BMI)进调查报告指出,目前世界上胖子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瘦子,而中国的肥胖人口超过美国列首位。
也许,你会疑惑,我们肥胖的人口真有那么多吗?来看一个指标,体质指数(BMI)↓
这是国际通用的体制计算公式,计算后所得结果即是本人标准体重。知道了自己的标准体重后,与实际体重相比较。凡是超出标准体重10%的,称为超重。
超出标准体重20%的,称为轻度肥胖;
超出标准体重30%的,称为中度肥胖;
超出标准体重50%以上的,称为重度肥胖。
所以,你还以为你不胖?你还以为肾病离你很远吗?
当出现这些信号时,你的肾可能出了问题
如果BMI 超标,那如何判断我们的肾脏是否健康呢?下面这些信号,要警惕↓
由于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常常是体检发现肾功能异常甚至已进展到尿毒症才去医院就诊,因此慢性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正因为如此,肾病常常被人忽视,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行为对肾伤害至深,然而我们却知之甚少。
这些行为最伤肾!
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过了25岁,每一次熬夜,即使睡一个礼拜都感觉身体虚虚的。熬夜很伤身体,不仅伤肝,也会伤肾。晚上睡眠最迟别晚于11点。
忙工作没时间去上厕所?半夜尿急不想起来?以后千万别这样做了!!
尿液在膀胱里太久很容易繁殖细菌,细菌会经输尿管逆行到肾,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这类感染一旦反复发作,能引发慢性感染,不易治愈。
暴饮暴食不仅会对胃产生负担,也会对肾脏产生很大伤害。
因为摄入的食物最终都会产生废物——尿酸及尿素氮等。这些废物大多经过肾脏排出,饮食无度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如果长时间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临床常见的肾结石、肾积水等都和长时间不喝水密切相关。充分喝水可稀释尿液,保护肾脏,有利于充分排出废物和毒素。
大家平时生病服药的时候,有些药物说明书,都会有“肾功能不好的人谨慎使用”这样类似的字眼,可见,有些药物对肾损害是很严重的,特别止痛药对肾脏损害非常大,如减肥药、部分抗生素、消炎止痛药等。
预防肾病牢记“八项注意”
1、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适当运动和饮水;
2、定期检测并控制你的血糖,有糖尿病者应严格管理好血糖,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合理营养;
3、密切观察你的血压变化,有高血压者,及时治疗高血压,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降压药物;
4、健康饮食,控制你的体重,肥胖者应注意减肥,避免高脂肪饮食。慢性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者应接受营养师专业的营养指导,以免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
5、不要吸烟。吸烟可以加重蛋白尿,加重肾脏损害;
6、不要经常服用非处方药,特别是感冒药和止痛药。更不要随意使用中草药来所谓的“补肾”;
7、如果你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父母或家人患有肾脏疾病等“高危因素”,请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8、适当运动,可以结合自己爱好,选择走路、跑步、游泳、太极拳等,哪怕是极少的运动,都能对肾脏健康带来显著改善。
改变生活方式,守护肾脏健康,
从你我做起!
来源:中国网健康中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觉得不错,请在底部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