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火了!中医药这张老船票,能否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船?

滑县中医院

两会快评


传统文化火了。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视频截图


新年伊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复旦附中女神代替了锥子脸、大长腿,还逼死脸盲症患者的“xx女友”成为新晋网红,一股清流扑面而来。《中国诗词大会》霸占热搜直至两会,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王国庆谈完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谈,很多代表委员也纷纷提及。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二场记者会的主题就是“政协委员谈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传统文化烧起一把全民热,既是对喧嚣浮躁的“快餐文化”的触底反弹,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民族自信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根源于自身血脉的精神才能触及人们的灵魂深处。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的热度也在不断提升。两会前夕,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人民日报》刊文《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校长研讨会上谈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都引发舆论热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部长通道谈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时也说,国画、书法、中医药都可以进。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显示,在海外,中医药已经被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元素。


传统文化热起来,正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好时机,中医人要抓住机会应势而动、乘势而上,向国人讲好中医故事,为中医药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说得雅一些,蕴藏在中医药文化中的中国哲学智慧可以为当代国人化解快节奏社会生活中的自我焦虑和种种矛盾提供精神力量。“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一直以来,良医正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之一,在“达则兼济天下”和“穷则独善其身”之间,还有一个同样体现家国情怀的“医者悬壶济世”。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千百年来济世良医们在入世、出世间自有一种大智慧,昭然于卷卷医书的字里行间。如从“天人合一”中学会处理和自然的关系,从“三因制宜”“辨证论治”中学会处理与千变万化的社会之间的关系,从“阴阳平衡”中悟出“致中和”的处世哲学。


说得俗一些,中医药本身就是“自带流量”的“热搜体质”,既属传统文化,又近现代科学;既有审美意义,又有实用价值;既能滋养国人灵魂,又能保健国人身体。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中医养生保健和治未病的理念,让国人学会以中医方式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健康中国建设中,提高国民健康素养的重要课题。



在当代中国如何讲好中医故事是时代赋予中医人的新考验,绝不能机械灌输,也不能老调重弹,不仅要全新解读,还要创新方法。如冯骥才委员所说,要不断创新,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大家的热爱,在热爱过程中提高他们的修养;如成龙委员说,用心做一件事情,只要你努力,所有的梦想会来找你,会有更多外国人跟我们合作,共同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让古老又生机勃勃的中医药乘着传统文化热这股东风,融入国人血脉、铸进国人灵魂,搭上“一带一路”快车走向世界。


中医人,您准备好了吗?



本报评论员 赵维婷


新媒体编辑 朱蕗鋆


相关阅读

央视新闻今日报道:区别对待中西医,别把中医管死了

代表委员回应“穿山甲入药”:不应武断判断“中医错误”

以狭隘的科学观、技术观看中医,看不到中医的科学和进步

曹洪欣委员:精、灵、宝寄予一种美好愿望,中成药更名应循序渐进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合作:010-84249009转6305  

                  或 加微信 251693518

商务合作:18500879979


微信投稿邮箱:cntcm01@126.com

(文章以观点、政策、学术和中医药文化等为主,需原创首发,请在邮箱里留下您的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国中医药报微信(cntcm1989)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授权。

相关话题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