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
当网络遇到圈子,生活就被衍生出了无数的可能和更多的选择,而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圈子,并加入其中,似乎也在手指敲动键盘和鼠标点击搜索引擎的瞬间,变得容易了许多。网络正在成为圈子的润滑剂和推动器,购物圈,交友圈、老乡圈……在阡陌纵横的网络中,圈与圈之间的界限,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交汇乃至重叠的圈子,构成了我们新的生活方式。后网络时代,究竟加入哪个圈子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究竟有几个圈子。
网络,圈子新载体
圈子,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之间是贬义词,意思为拉帮结派,所以,没人敢说自己属于圈子。事过境迁,80年代后,圈子活跃起来,成为了一个中性词,是为非正式群体的规模化、多样化。圈子,俨然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社区生活的方式了。圈子是一种文化,一种时尚,同时,也是一种价值。
21世纪。一个互联网产业高度、高速发展的世纪,圈子也很自然地随之延伸到了网络。形形色色的圈子,充斥着我们的社区,有些眼花缭乱,志同为圈、道和为圈,“圈地运动”开始走上网络舞台。圈子在网络上应该起源于百度,叫“圈儿吧”。或者说更多的IT人的圈子生涯起源于百度。网络普及的“blog”也是圈子。名人blog以徐静蕾为代表,这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圈子了,而是形成了一种“圈子效应”,这应该叫“营销”。
一个很火爆的美国互联网Friendster网站,网民们邀请他们认识的人加入他们的朋友网络,甚至是“朋友的朋友”网络。Friendster正在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一年内已形成了一个拥有500万人的虚拟社区。硅谷中那些寻找下一个投资契机的风险资本家们已纷纷涌向这些网上社交圈。
互联网上庞大的社交网络意味着什么呢? 这些社交网络继承了人们对于聊天室的热情,还有对博客和文件共享网络的欲望。互联网圈子的优点在于成群结队的人可以主动地相互交流,而不是被动地接收文档和数据。特别是,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大家可以将自己的照片贴在网上,网络真实性进一步加强,并且,即时通讯工具、RSS等软件和技术的发展将网络人群联在一起,你可以观察到你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各认识多少人。
沙龙文化的改变
以前,广州IT行业的一个圈子每周三都有成员自发组织的主题聚会,且人数众多,“据点”主要在沙面的某个酒吧,目的主要是为了交流。现如今,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那里的存在,人们画圈都已经画到网络空间里去了,有那么多的即时通讯工具,谁还会为了交流而特意“抛妻弃子”跑那么老远聚会呢?
从网上到网下,社交圈子变化的同时,也表现了我们身处时代的变迁。正如一个网络名人的Blog中写到的一样:互联网热潮的到来,就如阿兰·德伯顿描述冬季的到来一样,要具体地说出冬天来临之日,并非易事。凡是大的趋势变化,多是“徐缓渐近”的,让我们这些温水里的青蛙,感觉不到水温的升高。
那么,圈子面对web2.0,面对4G无限接入,面对上亿的网民,它的解释应该是什么?它的归属又该是什么?圈子有很多,淘宝的购物圈子、西陆圈子、天涯圈子、和讯圈子……人们不断组成圈子,选择圈子,在自己的地盘营造着圈子。一个人的圈子是自我的圈子,很多人的圈子是大家的圈子。网络的圈子,实质上是由过去交友的单一化转变为圈子的群体化。正应了《无间道》里面的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也有圈子”此为正解。人总是要适应潮流的,况且,是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于是,圈子在迅速膨胀,人们开始了“钻圈运动”。“钻”多了、累了。圈子终究没有可能涵盖所有的需求,面对着以亿为单位的网民。但是人们还是在继续的钻着,自己的圈子、别人的圈子。
亲友圈、游戏圈、同学圈、同乡圈、媒体圈、同行圈、球友圈、企业圈、数不完的圈……的确。圈子太大也太杂,可谓是“茫茫圈海无处寻”……
或许,正式因为网络的强大,逐渐淡漠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虚拟的世界,只会让你我活在逃避之中。放下手机,断掉网络,才能感受最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