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时间,中国医疗企业向海外猛砸超过400亿,到底都干了啥?
2016年年初至今一年多的时间,“境外医疗资产配置”成了国内企业的热门项目。一次次被刷新的交易记录、一件件被收入囊中的专利医疗技术,中国企业近乎是争先恐后地在迈向国际化医疗市场。动脉网(微信:vcbeat)整理的公开数据显示,所有案例涉及到的总金额超过58亿美元(超400亿人民币),单起并购交易金额也屡创新高。
针对这些企业投向海外的医疗资本,我们要问几个问题:钱都上哪些国家了?进了哪些医疗领域?投资方都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其中有哪些事件和企业值得关注?从中得出什么启示?并且,以数据和现象分析来一一给出回答。
(注:本文所涉数据来自境外医疗投资、并购的部分公开信息。)
1
哪些地区?
数据来源: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数据库
2016年初至今,中国的海外医疗健康投资并购最集中的地区是美国,共26次。英国以8次的数目位列第二,其后有以色列、日本、德国等。
从公开交易信息可知,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医疗健康总投资并购金额最大,达到了24.92亿美元;而仅有两起消息的印度却排名第二,达14亿美元。美、印、英三国的已知交易金额超过了10亿美元量级。
2
哪些领域?
数据来源: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数据库
据动脉网(微信:vcbeat)及蛋壳研究院收集整理的公开数据,我们把2016年年初至今所有的海外医疗健康投资并购划分为9大领域。
医药领域有13起海外投资并购,共超45亿美元交易额,数量和金额都位列榜首。在收录的所有案例中,交易金额排名前三的均出自医药领域投资。
保健品领域投资数量次之,但公开的交易额总量不算高;而近年来在技术和价格上都屡见新突破的基因领域,海外投资并购的总体次数(7次)和金额(超10亿美元)都较为可观。
医药和基因行业因研发风险等因素而估值较高,从而投资并购总金额偏高;除此之外,医疗科技、器械设备、实验诊断制剂几个方面的海外交易金额也较大。
3
在各国都投了什么领域?
数据来源: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数据库
细数各国不同领域的交易数据,可以总结如下几点:
1. 2016年初至今,海外医疗投资并购大头美国涉及的投资领域最广,包括医药、医疗科技、实验诊断试剂、基因测序、患者服务、保健品、消费医疗。基因领域共交易7次,5次都在美国;医药领域有10起交易,远超其他国家。
2. 医药、医疗科技、保健品交易遍地开花。这3大领域投资收购案例分布地区最广,分别覆盖了7、6、6个国家。
3.中国的投资方似乎倾向于认为,德国、瑞士、以色列、瑞典等国家偏“科研”,资金更多投向了医药、医疗科技设备、医药试剂等“严肃”的医疗领域;而亚洲地区的投资离医疗稍远一些,更多是营养保健、消费医疗等。
4
交易金额前十强?
数据来源: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数据库
5
投资方企业长什么样?
数据来源: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数据库
动脉网(微信:vcbeat)和蛋壳研究院收录的所有投资方中,有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科技、营养保健、消费医疗等领域的企业,以及拥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企业,不少企业还是非主营医疗的跨界选手。
主营医疗的投资方企业中,生物医药企业最多,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不少医疗企业在向海外寻求新的投资方向,以拓展业务增长领域。医药企业标的基因、医疗设备、保健品、医护机构项目,医疗器械企业标的基因、医护机构项目,科技医疗企业标的基因项目等多元化投资案例频频出现。
此外,有医疗业务的综合性企业占到了3家;值得一提的是,几家来自环保、农业等非医疗领域的企业也看到了自身与医疗健康业务联结的可能性。
6
前十大“金主”?
在披露了投资并购金额的企业中,复星医药以3次交易、超14亿美元的成绩位列榜首。十大“金主”企业中,中节能万润股份、东方海洋两家非医疗企业上榜,说明这些跨界选手有实力进行医疗布局、也舍得花大价钱对看好的海外医疗项目进行投资。
数据来源: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数据库
7
投资并购亮点事件?
· 海外并购金额最高纪录
2016年7月28日,复星医药宣布拟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复星实业斥资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亿元),收购印度注射药品制造商Gland Pharma 96% 股权,创下目前中国药企最大手笔海外并购的记录。
· “最省钱”交易
2016年4月1日,厦门金达威集团与株式会社舞昆之鸿原、株式会社日本ARVIS签署合资协议,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舞昆健康食品株式会社,金达威拟出资36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1.6万元),持有合资公司40%股权。
· 中企在美收购唯一原创药物
2017年1月,三胞集团拟以8.199亿美元现金收购Valeant(威灵)旗下美国生物医药公司丹德里昂(Dendreon)的100%股权,成为全球首个前列腺癌细胞免疫疗法药物Provenge的拥有者,这是中国企业在美国收购的唯一原创药物。
· 因收购实现业务“升级”
2016年1月,三诺生物完成对美国血糖仪厂商Trividia Health的收购交割,由此成为全球第六大血糖仪企业。本次2.7亿美元的交易,也是中国医疗器械近几年来海外收购的最大案例之一。
· 一家企业连收4个海外保健品业务
中国营养保健品牌艾兰得在2016年一连收购了4起海外保健品业务,分别是荷兰营养品“百年老店” Bloem Health、美国Perrigo品牌营养品业务、英国保健品Brunel Healthcare和Biocare。
· 两个数字医疗项目均为中国科技企业领投
腾讯领投印度领先医疗保健平台Practo 5500万美元D轮、碳云智能领投知名患者社交网络PatientsLikeMe的1亿美元融资,两家科技企业都布局了偏“轻”的数字医疗。而且Practo和PatientsLikeMe均为明星项目,其模式和背后的支持者都相当亮眼。
8
什么启示?
眼下,在互联网大潮中的各行各业已被改造和重新定义,但医疗行业因各种因素而在改造的进程上显得缓慢,还留有较大的空间和机会。于是在“下一个巨头在医疗领域”的思想引导下,各类企业都有了布局医疗的想法。然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医疗技术和产品上,中国与其他一些国家尚有一定差距。
在医药领域,美国不断涌现新的技术和发现,新药研发一直是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逐步由人类基因组计划而发展起来的基因行业,自然也是在美国最为火热。在医疗科技领域,除了美国之外还有德国,以及创新崛起中的以色列、瑞士。营养保健产品领域,澳洲、荷兰等地的出品较受到国内消费者的认可。而说到近年来大火的医美领域,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韩国、日本等地的“整容经济”。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医疗项目,其首要目的可以说是把技术、品牌、理念引进来,并按照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本土化。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就曾表示,其海外医疗并购意图“非常简单,就是服务中国市场”,把中国企业所缺少的西方品牌和西方技术买回来。
另外,除了中国医疗市场之外,不少企业还计划在国际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正如上文提到的收购血糖仪、呼吸机大品牌的案例,就是通过引进先进的产品,来抢占国际市场的业务。创造了金额最大的海外交易的复星医药曾表达对全球化的思考:第一,观察医疗行业的市场发展,视角一定要切换到全球化;第二,资源配置也要从全球的角度去考虑,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达到全球水平。
但国内企业现在还需要思考的是,标的项目是否符合自身情况,以及怎样克服境外业务的“水土不服”。我们的业务不是靠“对标”国外就能成功的,引进尖端技术也只能代表我们有财力,不代表国内可以在短时间内赶超海外的医药发展。真正能让各企业持续获益的海外医疗投资,是需要与自身的业务进行良好融合,并向引进的技术和模式学习,糅合到企业自己的研发、战略布局中,甚至能够以新的技术和模式超越它们,带动医疗产业步入国际领先之列。
版权声明
本报告为动脉网制作,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有关商标和著作权的法律保护,部分文字和数据采集于公开信息,所有权为原著者所有。没有经过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或传递。任何未经授权使用本报告的相关商业行为都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
免责条款
本研究报告是基于动脉网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动脉网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由于调研方法及样本的限制,调查资料收集范围的限制,该数据仅代表调研时间和人群的基本状况,仅服务于当前的调研目的,为市场和客户提供基本参考。同时,动脉网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动脉网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
动脉网不会因为接收人接受本报告而将其视为客户。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并仅为提供信息而发放,概不构成任何广告。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动脉网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的股权,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筹资或财务顾问等相关服务。
文|刘露诗
微信|lush_x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tg@vcbeat.net
「推荐阅读」
创业3年融资过2亿,手握500万线上用户的他,要在全国落地100家儿科诊所!
疯狂挖人、2座医药冷库、12条医药干线,顺丰入局医药流通,真的是“狼来了”吗?
值得收藏!这是一份覆盖全美50个州的远程医疗报告
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