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实施重大医改:取消挂号和诊疗费设医事服务费 价格“一升两降”是什么?

丰台医保中心


本文转自 《央视新闻》

取消公立医院15%的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

取消挂号费和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

调整435项医疗服务价格;

昨天下午,北京市发布了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从4月8日开始,所有在京公立医疗机构,将实施这一新的政策。

3600多个医疗机构参与医药改革

根据市区两级有关部门多次组织核实和确认,参与改革的医疗机构达3600多所。

这次改革范围包括所有在京的政府、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和解放军、武警部队在京医疗机构。

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可自愿申请参与这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并执行各项改革政策。

点一:设立医事服务费

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后,将设立“医事服务费”。那么,这个医事服务费的收费标准是怎样的?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亮点二:规范医疗价格服务

医改后,大家看病到底比以前贵了还是便宜了?除了新设立的“医事服务费”价格高于以前的挂号费和就诊费,还有哪些变化呢?

这次的医改实施方案中,在规范医疗服务价格方面,优先规范调整了矛盾比较突出、各方面改革呼声较高、基本形成共识的5类435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具体项目包括:

  • 综合医疗服务类,如床位、护理费等125项;

  • 影像学诊断类,如CT、核磁等185项;

  • 中医医疗服务类,如针灸、推拿等96项;

  • 临床手术治疗类,如阑尾切除术等26项;临床物理治疗类,如放疗等3项。

这么多服务项目,究竟哪些项目的价格涨了,哪些下调了呢?

亮点三:实施阳光采购

按照新政策要求,今后,药品采购全部在政府搭建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进行,价格信息可全程追溯。

新政明确规定,采购价格实现与全国省级药品集中采购最低价格动态联动,公开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品种、价格、数量和药品调整变化等情况。

改善医疗服务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改革方案还提出改善医疗服务、加强成本和费用控制、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财政分类补偿机制、加大医保保障和支付方式改革力度等内容。

通过改革,到2017年底,北京全市公立医院(不含中药饮片)的药占比,力争降到 30%左右;不含药品收入的每百元医疗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 20 元以下;到2020年,上述指标得到进一步优化,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稳定在合理水平。

处方管控 绩效考核 多措并举 

这次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有不少变化。那么这些措施实施后,又怎样来监管?

在一些先行试点医院,会有主管药师对门诊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综合监管。此外,这次医改的配套内容——绩效管理中,还有一项举措:对于屡次开出不合理处方的医生,将根据不同情节作出相应的教育或处罚。而患者满意度、投诉量等指标,将与医生的绩效工资直接挂钩。同时,这次医改新政中的一系列指标要求,也倒逼医疗机构自觉加速改革步伐。

央视短评:北京医改要解决什么问题?

首先是回归常识。比如,医生是看病的,不是卖药的,这是常识;患者不必出现任何状况都要到三甲医院去看,挂最难挂的专家号,这是常识;所有的医疗机构要以患者为中心,这是常识;医务人员获得合理报酬,多劳多得,水平高多得,规规矩矩的多得,这也是常识。

其次,医改要改革两个关系,即医患关系和患者与患者间的关系。比如,取消15%的药品加成费,就是解决医患之间的关系;而医事服务费,则是为理顺患者与患者间的经济关系。

最后是检验改革的成效,这就要由百姓的感受来判定。任何改革不是一蹴而就,北京的医改也是从部分试点医院的经验中总结而来,从而推广到更多的人群。

当然,改革不是完全与降价划等号,或许表面上医生的收入与患者的支出并无明显变化,但其背后的经济关系改变了,顽症也得到了改善。不过,到底本轮北京医改的效用如何,还要等到4月8日新政实施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