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移动生命线:急人所急,就在身边

浦东卫生计生

编者按:

  生命与病痛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在生活中,它们如影随形。意外事件对人们造成的伤害,是所有人都无法预见的。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24小时轮班,在无数个昼夜,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默默地守护着每个人。他们,就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今天开始,小卫就陆续和大家分享一下5位来自浦东新区的一线医疗急救人员和病患之间的故事。



急人所急  救在身边

丁佳伟

上海市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

驾驶员



  我的外婆和母亲都是出色的医务工作者,耳濡目染之下,我从小就与这份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家对于急救中心的印象,大多来自于急驶在街道上的救护车,拉着警笛,不必理会交通信号灯。小时候我看到急救车感觉颇为新鲜,想不到长大后我真的有幸加入了浦东医疗急救中心,成为其中的一员。



  浦东急救中心有30个分站,需要保障的是整个浦东1210平方公里,500多万人口的生命安全,全年出车13万2990次,平均每天出车365次,全年行驶268.9万公里,相当于从上海到拉萨来距离的670倍。


  在如此超负荷的运作中,高峰时期经常会出现叫车困难,尽管我们倾力而为,秉着“1分钟受理,1分钟派车,1分钟出车”的规定实施救援,但家属难免会在家人生死攸关的时刻出现急躁情绪,抱怨我们来的晚。


  遇到这种高峰时期,我们常常在12个小时的工作中平均要出10车左右,有时甚至会达到12到13车,为了能够更快地去救助更多的病患,我们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一顿分成三顿吃也是家常便饭了。



  在工作的几年里,我辗转在浦东多个医疗急救分站,尽管每每都要熟悉新环境,克服困难,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契机,我才能更好地熟悉道路、社区,也知道如何规划路线避开拥堵,在第一时间里抢救患者。


  有一次我们接诊一个昏迷病人,我们像往常一样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病人大汗淋漓,呼吸微弱,唇皮发紫,医生迅速做出诊断并告知家属病情危重需要立即送院治疗。我们立即将病人抬上车采取急救措施,同时报告医院做好抢救准备。


  当时适逢上班高峰,交通拥堵,病人一度停止了呼吸心跳,时间紧迫,我恨不得将油门踩到底,虽然只有短短5公里,却是我经历过最最漫长的一个5公里,我不时向后询问医生患者病情并安慰家属,我所能做的仅仅是开快一点,再快一点,祈祷病人能挺过来。



  送达医院进行抢救后,虽然病人病情依旧不稳定,仍未脱离生命危险,但家属一声真诚的谢谢让我无比的感动,面对伤病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们也会为之努力,毕竟我们是生命的守护神。


  我们的工作要求我们不仅要具备过硬的驾驶技术,还要有基本的急救技能以及临时应变的能力。为了能够以更加专业的姿态去服务病患,我不断地提升着自己的技能水平,所以我们中心定期都会对我们进行模拟小路的训练和考核来提升我们的驾驶技术。



  在一个冬天的晚上,我们接到一个昏迷的急救任务,事发地点在一个老式小区,平时的训练让我在这样车多路窄的道路依旧能够游刃有余。迅速抵达现场后,一个抱着小孩的家属接应了我们,她告诉我们刚回家就发现丈夫躺在地上叫不醒,房屋内环境杂乱,患者就躺倒在地上没有反应。


  医生在检查患者时,我观察到家属抱着的小孩口唇呈樱桃色,询问家属后得知小孩当时和他爸爸在一起,家属认为小孩前几天感冒只是睡着了。打量四周,一个老式煤球炉引起了我的注意,怀疑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我们便迅速将窗口打开,把大人和小孩一起转移到了车上,接上氧气后与调度确认就近送往一家有高压氧仓的医院,好在及时得到救治病人没有生命危险。



  “从事急救工作有辛酸有荣誉,但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是肩负千万家庭幸福的责任,我也希望大家在可能的条件下,给病人让出一条生命之路。”




请聆听他的故事




本文来源:我们正青春


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们“浦东卫生计生”公众微信,每天都会有准确、精彩的健康资讯推荐到大家哦!





小卫和小薇,祝您健康每一天!

长按二维码关注浦东卫生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