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不好,寸步难行!各年龄段膝关节“保养指南”
胫骨结节骨骺炎
11~15岁的男孩,生长发育快,且运动量大,容易患胫骨结节骨骺炎,表现为骨关节处有肿胀、压痛、红热,伸屈膝或蹲起时疼痛加重。
胫骨结节骨骺炎可自行痊愈,无需药物治疗,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跑、跳、蹦或长时间步行。急性胫骨结节骨骺炎如不能自行缓解,就需要看骨科医生,接受镇痛、消炎或固定等治疗。
盘状半月板
膝关节上下两个长骨之间有一层软骨垫叫半月板,外围厚中间薄,有缓冲关节运动、保护关节面、增加关节活动稳定性的作用。
盘状半月板多由扭转等外力引起,比正常的半月板大而厚,呈盘状。盘状半月板患者如果没有出现膝关节疼痛、弹响、撕裂等症状,无需特殊治疗;若发生撕裂,可手术切除损伤区,以免引起关节退变;手术前后,为保持关节的稳定性,建议患者加强股四头肌锻练。
在青少年易出现的膝关节问题中,许多与运动相关,因此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很重要。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应采取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法,做好热身运动,不可过量过猛,避免过度跑、跳、蹲,防止运动损伤。另外,还要合理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益于骨骼发育。
黄金期:运动不知疲倦
18~30岁时,膝关节处于“巅峰状态”,迎来它的黄金期。这一年龄段的人运动起来经常不知疲倦,对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认识不足,容易提前消耗关节。
跑步膝
跑步是最好的锻炼方式之一,能减肥塑形,加强新陈代谢,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增强心肺功能等。
预防“跑步膝”,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塑胶跑道,穿舒适的跑鞋,尽量减少膝关节的撞击和磨损;跑步前必须做好热身运动,提高不同肌群之间的协调性,避免肌肉力量紊乱导致的额外损伤;长时间剧烈运动时最好佩戴护膝。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多由扭转外力引起,当一条腿承重,小腿半屈曲或向外伸展时,身体及大腿猛然内旋,内侧半月板在股骨髁与胫骨之间受到旋转压力,导致半月板撕裂,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下蹲、行走时关节内有“喀嗒喀嗒”的声音,或者关节突然无力、不能活动。
一旦怀疑半月板损伤,需看骨科医生,情况轻微的用支具固定即可慢慢恢复,若损伤严重,需做半月板缝合手术或切除半月板。
前交叉韧带损伤
它大多发生在篮球、足球等专业运动员身上。普通人在柔道、滑雪、羽毛球等运动中剧烈扭转时,也易出现前交叉韧带断裂。
若损伤轻微,保守治疗即可,如打石膏或支具治疗;若断裂严重,则要进行手术缝合或用人工韧带替代。
脆弱期:软骨开始磨损
到30~45岁,膝关节的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酸痛的频率增加,膝关节步入脆弱期。
软骨磨损
软骨是包绕在骨头外面的弹性结构,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脆骨”,能够减少膝关节活动时的摩擦力,从而让运动更有效率。
软骨磨损不仅会破坏软骨表面,影响膝关节活动,磨下来的碎屑还会刺激膝关节周围结构。人体代谢机能下降后,对这些碎屑的吸收能力也会减弱。
因此,处于脆弱期的人要根据自身状况,调整运动强度,让膝关节达到一个新的功能平衡。
副韧带损伤
膝关节功能下降会打破承重平衡,使内外侧副韧带承受额外的压力,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长此以往会导致内外侧副韧带的积累性损伤。
尤其是经常穿高跟鞋的女性,膝关节的正常受力模式被人为地改变,更容易损伤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
膝关节脆弱期的保健重点是要避免暴发性强、动作幅度大且频率过高的运动,如足球、篮球运动等,同时要重视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的锻炼,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
退化期:惧怕不良刺激
假设每天走1万步,45岁以后膝关节大约要经历1亿次以上的机械磨损,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磨损下来的碎屑在膝关节里越积越多,形成一个个小球状的“游离体”,进一步加重膝关节的退化。这一时期,骨质开始逐渐流失,膝关节的坚固程度随之下降。
中年后膝关节进入一个持续退化的“生态环境”,稍微受到不良刺激,就会产生一系列病症。
滑膜炎
膝关节滑膜炎是一种无菌型炎症,中老年人运动过度,或受到冷热刺激,滑膜就容易受到磨损,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
一旦得了滑膜炎,应该减少活动,注意保暖,同时适当做一些康复锻炼,多数人可以自愈。
痛风性关节炎
中年人应酬较多,经常吃大鱼大肉。海鲜、动物内脏等食物中含有嘌呤,可转化为尿酸,如不能顺利排出体外,沉积在关节里,就会导致关节肿痛。
建议尽量减少嘌呤摄入,戒啤酒,适量吃些碱性食物,多喝水,有利于尿酸排泄,预防痛风急性发作。
骨关节炎
中老年人常出现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等不适。如果拍片子发现关节磨损、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狭窄,甚至出现关节畸形,说明膝关节退化到了骨关节炎的阶段,已经不可逆转,需要引起重视。轻者可采取康复、止痛治疗,重者应进行关节镜清理手术或关节置换术。
为减缓膝关节退化,45岁以上人群应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减轻膝关节负担;穿有弹性的软底鞋,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降低其磨损程度;尽量不参与骑车、爬山、爬楼等磨损膝关节的运动,坚持每天锻炼膝部肌肉力量,如练习侧抬腿等。▲
(本文来源于生命时报,版权与荣誉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