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危害
最近,在巴州人民医院疼痛科就诊的病号们骤升,前来就诊的患者不是腰背痛,就是骨折。综合疾病问诊情况,经过分析,认为:老年人行动不便,导致跌倒的机率倍增,由于年长老人对骨质疏松的知识缺乏,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因此随着年纪的增长,大家必须重视这个骨质疏松的问题,骨质疏松已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因固含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本病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及老年男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一般打算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一般指70岁后打算的骨质疏松。由于骨质疏松使骨密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脆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疼痛:腰背部酸痛或周身酸痛,一般夜间加重,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坐起及行走都成困难。
脊柱变形:严重骨质疏松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慧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
骨折:易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近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骨质疏松的病因有哪些?
一.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二.继发性:
1.内分泌代谢疾病: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张、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
2.妊娠、哺乳。
3.营养性: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
4.遗传性: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
5.肝脏、肾脏疾病:慢性肾炎血液透析等。
6.药物及毒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肝素、抗惊厥药、抗癌药、含铝抗酸剂、甲状腺激素、慢性氟中毒、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或肾衰用透析液等。
7.废用性:全身性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局部性监狱骨折后、伤后骨萎缩等。
8.胃肠疾病和营养性:吸收不良综合征、胃肠大部切除术后、慢性胰腺疾病、慢性肝脏疾患、营养不良症等。
9.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骨质疏松的临床诊断依据有哪些?
一、脆性骨折:有过相关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脆性骨折史即可诊断为继发性骨折。
二、骨密度测定:双能量X线吸收法是目前国际公认金标准,一般采用髋和脊柱双能X线来确定诊断。骨密度诊断分为正常:T分≥-1.0;骨含量减少:T分-1.0~-2.5;骨质疏松症:T分≤-2.5;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有一次或多次的骨折病人。
三、X线平片: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低。
四、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发病的相关检查:如肝、肾功能、自身免疫指标、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性腺功能等。
骨质疏松如何预防?
1.建议吃富钙、递延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
2.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建议50岁以上妇女每天至少摄入1200mg元素钙。建议>50岁的成年人每天摄入800~1000IU维生素D3。
3.预防跌倒。
4.不能经常从事负重运动,适当户外运动和日照,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
5.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将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的最佳措施。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6.人到中年,尤其是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有关的疾病。
骨质疏松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1.原发疾病的治疗:积极寻找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对有效治疗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
2.药物治疗:促进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剂+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类(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双磷酸盐类(唑来磷酸注射液一年一次静脉滴注、阿仑磷酸钠每周一次口服)。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一旦患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带来骨折、疼痛等情况,不仅会给生活造成极大的负担,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尽可能保持最高的警惕。关注骨骼健康,在冬季更要加强对骨质疏松的预防。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定期检查骨生化指标和骨密度,及早发现异常,尽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