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安全防护
人到老年安全第一,由于老年人年高体弱,腿脚不灵便,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一些禁忌:
运动量不要大,更不能蛮干,尤其不能做急剧旋转、过分负重以及长久弯腰低头等动作。运动时,不要争强好胜,气候过于炎热、过于寒冷时,最好不要锻炼。锻炼时如感到胸闷、头晕、眼花或心跳过速等反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同时,因老年人臂力和腿力减弱,身体平衡能力下降,且由于骨质疏松,一旦摔倒极易导致骨折,所以要尽量防止跌倒。
①穿着不适,如穿过长的裤子或不舒适的鞋或穿着拖鞋、袜子行走。
②光线不充足。地面不平整或湿滑、地面未使用防滑材料等。
③室内家具放置不合理,老人易被障碍物拌倒。
④药物或疾病的影响。如神志不清、心血管疾病、双腿无力等。
①光线要充足,穿舒适的鞋袜,避免衣着过长。
②居住环境要平整无杂物,尽量减少台阶,必须设置台阶时,要低缓无障碍。
③室内家具放置合理,位置固定。活动空间要宽松,便于老人通过。家具要做到无棱角,不使用玻璃家具。
④厕所和浴室应设置扶手,放置防滑脚垫,老人最好用盆浴,或坐在洗澡椅上洗浴,防止洗浴时滑倒跌伤。
⑤老人外出时注意安全,避免到人多和湿滑的场所。
⑥帮助老人选择适合的助行器具,如轮椅、助行器、手杖等。有视力障碍的老人选择适当的眼镜,听觉有障碍的老人应选择助听器。
老年人常因血管硬化,致使脑供血不足;因此老年人在变换体位时,尤其要避免快速站立起,以避免脑缺血的发生。忌猛然回头。老年人多有颈部骨质增生疾病,颈骨急扭很易压迫血管,造成头部供血不足,出现眩晕、摔倒的意外事件。
①老人骨骼、肌肉张力减弱,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弱,可导致从床上掉下。
②偏瘫、肢体活动能力受限的老人,翻身时失去平衡,可发生坠床。
①睡床最好一侧靠墙,老人睡床的高度要比一般睡床低(距地面45厘米)。
②协助老人起床时做到“三慢”,即醒后在床上静躺数分钟慢起床→坐起后停数分钟再慢站起→站起后停数分钟后再慢行走。
③协助有意识障碍的老人睡前排尿,并在床旁放置便器。
一方面是由于冬季老年人使用取暖设备增多,如热水袋、电暖气、电褥子、理疗仪等;另一方面是因为老年人身患多种疾病,肢体感觉反应迟钝,在使用取暖设备时,持续低热接触易造成局部皮肤的深度烫伤。这种低温烫伤表面看起来不严重,但实际上大多是深度烫伤,面积稍大点的往往需要手术植皮治疗才能愈合。
①被热水、热饭、蒸气等烫伤。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味觉、视觉也较为迟钝,常引起烫伤事故的发生。
②使用热水袋、电暖气、电褥子、理疗仪等方法不当。
①老人饮用、洗漱的热水不能超过43℃。使用热水袋时不能超过50℃,热水袋不要直接接触皮肤,要装入用毛巾制成的套中,并注意观察皮肤情况。
②食用热汤时,温度要适宜。必要时向老人说明,唤起注意。
③使用烤灯等热疗器具时,应距皮肤45厘米,时间不超过15分钟,并注意经常观察皮肤情况。
④护理老人洗澡时,应先放凉水,后放热水,水温不宜过高、洗浴时间不宜过长。
⑤应由家人帮助打开水,端热水、热饭,避免老年人因行动不便而造成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