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人体各个穴位的相关知识和健康养生方法
又名香豉、淡豉,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其性味苦寒,具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之功效。用于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
1、与葱白同用,可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等症。
2、与栀子同用,可用于外感热病,邪热内郁胸中,心中懊憹,烦热不眠等症。
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焦研末调敷。
取桑叶、青蒿各70~100g,加水煎煮,滤过,煎液拌入净大豆1000g中,俟吸尽后,蒸透,取出,稍晾,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闷使发酵至黄衣上遍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
一年生草本,高50~3750px。茎多分枝密生黄褐色长硬毛。淡豆豉粒呈椭圆形,略扁,长0.6~25px,直径0.5~17.5px。表面黑色,皱缩不平,一侧有棕色的条状种脐。质柔软,断面棕黑色,子叶2片,肥厚。花期6~7月,果期7~9月。
1、《别录》:“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又杀六畜胎子诸毒。”
2、《药性论》:“主下血痢如刺者,治时疾热病发汗,又寒热风,胸中生疮者。”
3、《本草纲目》:“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痘,呕逆。”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罗定有一位财主特别喜爱煮黄豆吃,每天都要煮上一锅。有一次,煮好豆后,一家人突然都因急事外出,几天后才回来。回家后,财主第一件事就想起了那锅煮好的黄豆,岂料揭开锅盖,锅里的豆已长满一层白毛。财主看到连连搓手说:“可惜、可惜。”老婆却毫不介意,骂他:“有什么好可惜的,不就是一锅臭豆?值不了两文钱,扔了算啦。”
财主还是有点可惜,碰巧有一位乞丐来行乞,财主一看大喜,不如把生了白毛的豆施舍给乞丐,既得了乐善好施的名声,一锅豆又不用扔了可惜,便将长满了长毛的黄豆全部给了这位乞丐。乞丐看到财主突然施舍了一锅煮熟的豆给自己,虽然隔了几天颜色有点怪怪的,但可以几天不用饿肚皮了,将豆洗干净,并凉晒干后,加盐用一个瓦罐装好并盖严备用。正好附近举办蘸会(庙会),一连几天,乞丐乞讨得不少饭菜,顾不上吃这些煮豆。庙会结束后,他打开缸盖,顿觉一阵芬香扑鼻,熟豆变成了有香味的豆,豆的底下还有一层乌黑的油,味道还挺鲜美。他拿了这些淡豆豉到财主的厨师那里,叫他尝一尝味道,故意问他:“大师傅,你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厨师抓了一把放在口中嚼了嚼后觉得味道不错,并用这些淡豆豉配了几道菜。
财主品味后,连连赞好,于是留乞丐在他家做长工,专门制作淡豆豉,便问乞丐这些是什么东西。乞丐想起财主故意把变霉的豆施舍给自己吃,心里有点气,故意说,这是豆屎。乞丐本来缺牙说话发音不足,屎与豉的发音本来相差不大,厨师一听乞丐说是“淡豆豉”,名称不错,连连点头“淡豆豉,好!好!”,后来这位乞丐在财主家干了几年,积了点钱,自己办了个淡豆豉作坊,专门制作淡豆豉出卖。这虽然是一种传说,但听来仍觉可信。
淡豆豉享有盛名是明清两代的事,而淡豆豉的制作却可以追溯到更遥远的年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将它入药。淡豆豉的制作,要经过发酵、洗涤和蒸晒的过程,普通家庭亦可以制作。淡豆豉的制作发明权属于谁,历来未有记载,大概是因为它是一位乞丐的发明,不为文人所重视。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九歌(微信号:13714982120)
刮痧拔罐艾灸图解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普及艾灸、刮痧、拔罐等中医传统保健方式,提供专业的养生保健知识,值得学习。
黄帝内经一聊就懂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本号致力于传扬内经养生之术,《灵枢》《素问》,一聊就懂!
肠胃调理百科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用中医的方法,让肠安胃和,一起来学习吧。
【粉丝福利】
高清穴位图免费领
▼▼▼
不懂找穴位?不懂艾灸取穴
一张高清穴位图帮到你
男女版穴位图合辑(共2张)
每人限领1份,数量有限,领完为止!
领取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领取
点『阅读原文』进入领取购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