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势分析|滇重楼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后市上涨成定局?

中药圈

本公众号由中国中药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主办,请点击上方中药圈关注我们。


2017年6月10日,周六,农历五月十六,丁酉鸡年丙午月戊辰日。

感谢本协会信息共建单位——药通网对本文的贡献

近年来,重楼已成为中药材领域的热门品种之一,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一、重楼发展之路


重楼产业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野生变家种阶段(2001年—2009年)


特征:资源普查、种质资源圃建设、引种驯化、基础数据积累。


简述:本阶段药材以野生采挖为主。此时,种植规模小、规范性差、种植分布零星、缺乏技术指导,种植死亡率较高。



关键技术突破阶段(2009年—2013年)


特征:种子高产技术、种子育苗、切块育苗、组培育苗。


简述:本阶段药材野生采挖占比较人工种植大。此时,种植规模有所扩大,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生产繁育技术不断突破革新,部分地区涌现出种植大户,种植成活率大幅提升。



产业化推广阶段(2013年—至今)


特征: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


简述:本阶段药材人工种植逐步替代野生采挖,此时,种植规模较大,生产技术与生产管理规范标准,能定期向市场供应批量的优质药材商品。


从全国范围来看,云南省在重楼的人工种植技术研发、规模化栽培、产业化推广方面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已经率先步入第三阶段。


二、科研技术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严重制约重楼发展步入产业化推广阶段的主要因素是种子种苗缺乏。近年来,在云南省政府机构、企业及各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重楼良种繁育的各项技术已取得了重大突破。

主要解决了以下痛点:


滇重楼种子育苗技术体系---催芽技术

一、种子育苗领域,建立滇重楼种子育苗技术体系,种子出苗率从20%提高到90%以上。


重楼种子高产技术

二、在普通种植条件下,亩产种量为20~30千克,通过重楼种子高产技术,每亩产种量提高到150千克以上,增长超过5倍以上。


切块育苗技术体系——切块繁育苗

三、切块育苗技术体系取得突破进展,将种苗提供周期缩短至1~2年,解决了规模化快速供应优质种苗的产业化瓶颈;同时,商品成长周期也缩短到3年期左右,这一技术的成熟也大大地缩短了药材供应周期。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努力,重楼组培苗生产技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目前,重楼组培苗研究已进入炼苗阶段,初步实现小规模化生产,一旦成功,优质的重楼组培种苗将源源不断地投入市场。


在各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下,大量的重楼种子种苗投入市场,重楼产业已经全面步入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推广阶段,并完全实现人工种植药材替代野生资源。 


三、全国重楼产业现状


我国重楼种植区域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福建等地。其中,云南省种植规模最大,开展人工种植时间最早,生产技术最为成熟,而其它省份重楼的发展也处于良性的发展当中。


根据云南省农业厅2017年6月公布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滇重楼的种植面积达10.36万亩。


值得关注的是,云南省在重楼良种繁育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种子育苗已从散户向集中化育苗的大户过渡。其中,全省规模最大的育苗企业,育苗用种量达22吨(鲜,每吨有效种子数量为600万粒),育苗用种量达10吨以上的育苗企业部分凸显,而育苗用种量4~5吨的企业开始群体出现。


2017年初,云南白药集团在丽江玉龙县投资建设太安生态科技产业园,园区占地总面积1803亩,其中,1000亩将用于建设重楼良种繁育基地。太安生态科技产业园将与丽江云全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在未来五年内陆续向市场提供2亿株以上的优质重楼种苗,高含量的滇重楼推广种植面积将达1.5万亩以上,将逐步满足云南白药自身的需求。

四、重楼前景展望


目前,国内以重楼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品种规模在逐渐扩大,考虑重楼具有生长周期长,投资资金门槛高等特点,发展重楼种植产业长期依然看好。


云南省重楼产业已步入全面产业化推广阶段,重楼的市场供应量将会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增长,供需关系将趋于平衡,暴利的价格也将回归理性。

本文只起传播信息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标明作者及出处。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药圈”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