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时间与生命的剧情

淄博卫生

淄博卫生复制IDziboweisheng

搭建沟通桥梁,传递卫生资讯,播报行业信息,聆听您的声音,我们与您一路同行。_请复制上面微信号搜索关注。



图 文  |  成 山

微信 | 写不出情书(buxieqingshu)

 

2015年九月底,我妈在医院检查出得了肿瘤,很快被确诊。在亲戚朋友的帮忙下,接受治疗,病情被控制,治疗方案有条不紊的进行。我在国庆节回家,在医院肿瘤二科陪床、照顾妈妈,拍下这些照片(手机摄影)。





写给母亲和平凡的生命




晚上的肿瘤二科,走廊上明显没有白天那么忙碌。我在接热水的时候注意到这间病房。第一眼被吓了一跳,这是对父子的病房。儿子来医院照顾父亲,两件挂在输液架上的外套,却像是飘荡在病房里的鬼魂,像是飘在每个住在这里的病患、家属心里,对肿瘤,挥之不去的恐惧。



大爷和大娘每天来打针,就在我妈对面的病房。大爷每天都这样板板正正地坐在墙角,看着大娘,准备随时照顾大娘。有时候我就在想,在肿瘤二科的病人就像被老天爷搁置到了不透光的墙角,安安静静,动弹不得地坐在椅子上,听候老天安排,却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再看一次窗外的阳光。



二科的病人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和别的楼层不一样,这些老年人有年轻人没有的心态,到了年纪,他们更看得开。早上在水房打水,听见不知从哪个病房飘过来的戏曲,浓重的地方唱腔。我顺着声音过去,一间病房开着门,胖胖的大娘打着吊瓶,嘴里时不时跟着哼两句。一个人坐在床边,桌子上的播放器还在播放,只是觉得空了一张病床的病房里,愈发空荡荡。



这是我妈后来的病友,因为原来的房间要消毒,就搬到了这个房间。这是在那之前拍的。还没开始查房的清晨,冷清的病房,她一直用手捂住额头。后来聊天才知道,原来是肿瘤细胞转移到大脑。几乎每一天都是这样在难忍的隐痛中醒过来,手上不断的输液,只不过是对备受折磨的生命的一些慰藉。



到中午,陆陆续续的会有家属来送饭,大缸小罐,确是有些病人早已无福消受的美味。但是,家属依旧每天来送,能吃一些是一些,能补一点是一点,能活久一点就是一点。心照不宣的心愿,就像每天的骨汤青菜一样简简单单又满载希望。



午休时间,保洁大姨脱了鞋,衣服一盖,就在长椅上将就的午睡。这里的病人和家属却不得休息,病人要打化疗加保健的药,一打一天,家属必须时时刻刻的看护,喝水、换药、上厕所。时间在这里过的飞快,虚弱的生命有些耗不起,不敢入睡,只得加紧治疗。



我妈说,我去的前一天,老太太说话还掷地有声,谁知状况急转直下,我去的当天就上了监护。老奶奶的小女儿白天照料,尽心尽力;大女儿偶尔接班,毫不上心;小儿子晚上接班,只管睡觉,不闻不问。老太太在我去的第三天晚上病情加重,抢救一晚,无力回天,驾鹤西去,医生护士一直在努力,可是,生老病死面前,我们都太脆弱,做什么都显得无力。

最后只听见小儿子在走廊打电话:“喂,二哥,咱娘死了。”声音大,像了却了一桩心事,扎心刺耳,干脆利落。



下午,一天的化疗差不多就结束了,病人们或是结伴或是由家人搀着出来走走,透透气,寒暄几句,说说各自的近况。大叔的妻子,已经做了两次开颅手术来清除肿瘤,可是依然有残留,不断的药物治疗,已经让妻子的脸部水肿,说到治好的希望不大时,便不再多说,默默的一个人走到门外,蹲下点起一根烟,男人家怎么能轻易说愁!



化疗药家里商量坚持要用进口的,虽然我妈的病情已经控制住并且开始好转,但是家里的负担也无形的压在了她心上。我伸手握住她的手轻轻的,重复的说,没事的放心吧。只是想不通八月份就检查出有肿瘤迹象,为什么要一直瞒着?





这里是肿瘤二科,这里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再到肿瘤二科去,尽管相隔时间很短,却发现这里的人又换了一批。这里的故事没有结局没有终章,人来人往,上演一场时间与生命,生命和病痛之间的剧情,不够精彩,略显平淡,确是最真。





(供稿:淄博市第一医院)

关注淄博卫生微信公共账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订阅号→右上角“+”→搜索“ziboweisheng

文章页面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共账号→添加关注

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朋友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关注淄博卫生,获取更多及时、权威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