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医院共成长”——青年医生工作手记

遂昌县中医院


《扁鹊仓公列传》中有云:“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意思是说:“人们所担心的事,是疾病太多;而医生所担心的事,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少。”从这一点出发,我科王育平主任深知中医药在住院病房运用的重要性,他从自身运用中医中药做起,经常督促我科年轻医师要多学习中医、多读经典,发挥中医优势,努力提高临床疗效。为解决患者疾病苦痛,多想一种治疗方法。

 记得有一次查房时,徐医师的一位70多岁女性患者,盗汗不止,已历旬余,且伴有口干、便秘、舌红、脉细数。王主任告诉我们说,这是阴虚盗汗。由于阴液不足、失于濡润,所以才会口干、便秘、脉细;阳气亢旺、内热蒸腾,故见数脉、红舌;入夜,亢阳潜入阴分,蒸迫津液外出,故见盗汗。可以用李东垣盗汗圣药——当归六黄汤滋阴泻火、固表止汗来治疗。患者服用六剂后,盗汗便止住了。

 在王主任的鼓励下,我也经常运用中医中药为患者解决问题。比如我主管的一位60岁女性患者,患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经过西药治疗后病情基本控制住了,但盗汗不止,已历年余,甚为苦恼,夜七八次,头颈部汗出如洗,怕风吹,伴有乏力、纳呆。察舌:质淡红、苔白润切脉:细弱无力。经思索后,辨证为荣卫不和、脾虚失摄。一般盗汗多为阴虚所致,而该患者却无阴虚火旺诸症如手足心热、口渴、脉细数;反见纳呆、乏力等脾虚见证,舌淡苔白润更是脾气不足之象。


 结合脉细弱、怕风明显,应该是营血亏少、卫气失于温煦。李时珍《濒湖脉诀》细脉主病诗“细脉萦萦气血衰,诸虚劳损七情乖”便是此意。况且,头颈部为阳分之分野,该部位汗出,乃阳气失于固摄,因恶风重、畏寒不明显,故偏气虚为主。综合考虑为(脾)气亏虚失于固摄,营卫失和,故见乏力、汗出、脉弱诸症。当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加用黄芪益气固表止汗。患者服用十剂后,年余沉疴,即云开雾散,最后痊愈。

在内科住院病房,像这样配合运用中医药的案例很多,疗效较确切,因篇幅所限,兹不赘举。当遇到一些单纯的西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的疾病;多次的辅助检查,疾病诊断还是不清楚;抗生素的几次更换,治疗效果还是不满意;或经用西医治疗后仍有些症状难以缓解的;或病后体虚的调理,恢复元气等情况,我科常配合着运用中医中药,来解决这些临床实际问题。

中医中药是我们先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作为当代中医人之一,我愿尽我中医之所学,将它继承并加以发扬光大,祛除患者之苦痛。

 

                              (内二科 胡钢斌)